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时空 > 高层观点
高层观点
中行回归常态
来源:中国银行  作者:  日期:2011/2/22

中行回归常态
——中行行长李礼辉接受《新世纪周刊》杂志专访


    中行行长李礼辉说,“像2009年那样的情况,是特殊阶段的一个历史发展机遇”

    新年伊始,有关中国银行(下称中行)的各种消息交织在一起,亦喜亦忧。

    中行是否已在2010年底超越农行,成为中国第三大银行,改变中国“四大行”的座次?即将到来的年报披露季中可见分晓。截至2010年9月底,中行的总资产规模已与农行不相上下,它们双双突破10万亿元,同期中行的人民币贷款规模与农行仅相差153亿元。

    中行的国际结算量仍具优势。1月27日,中行宣布,2010年实现国际结算量1.97万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行2010年利润突破千亿元应无意外。这是广发证券研究报告预测的结果。中行的不良率已低至1.1%,其他各类财务数据也似乎无可挑剔。作为“四大行”中首批改制上市者,在2010年底率先完成千亿再融资计划后,中行的资本充足率高达12%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亦达10%左右。

    然而,和其他银行股一样,中行仍然面临资本市场估值偏低的局面,且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暂时看不到改善的可能。2011年2月18日,中行的A股股价收于3.28元,H股收于4.13港元。

    更令人关注的是,自2009年以来,中行实施了比较激进的信贷投放。银行业一些人士,对中行这家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近年来大举开拓国内市场的“转型”,心存疑虑。

    中行行长李礼辉并不打算回避这些“敏感”问题。

    近期他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谈及中行近年来战略转型,称那是“特殊阶段的一个历史发展机遇”,他也主动回应了外界疑虑,披露了中行IT蓝图建设的最新进展。

    李礼辉2004年任中行行长,与董事长肖钢一起,经历并推动中国银行改制上市的全过程。此前,李礼辉在工行工作了18年,历任国际部总经理、副行长,后担任过约两年的海南省副省长。

    “中行的目标是建立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这还需要多年的努力。”采访接近尾声时,李礼辉如此作答。

六年调整路
    财新-《新世纪》:中行2010年的全行工作会议结束不久,与去年的6000多亿元相比,今年中行计划中的新增信贷总量是多少?

    李礼辉:央行已确定了今年M2(广义货币)增速大约为16%,而去年M2的增速实际上超过了19%。因此,今年的信贷增速肯定会低于去年,但总量会不会达到去年的水平,这取决于很多因素。中行初步安排的2011年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计划也将略低于2010年。

    财新-《新世纪》:近两年多来,中行显示出明显的发展人民币业务的战略调整方向,对此,外界不乏争议。中行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李礼辉:中行战略性的调整并不是从2009年开始的。2004年开始股份制改革的时候,中行就已经着手进行战略调整。

    中行原来被定义为外汇外贸专业银行。2005年之前,中行外币业务占比很高。2005年,整个集团的外币资产所占比重大约为45%,外币利润占比达到50%左右。

    股改初期,我们考虑到,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本土市场将是一个发展最快的市场,本币业务将会是潜力最大的业务。因此,从那时起,中行就做出了重大调整,把业务的重点放在本土市场和本币业务。到2009年底,中行的人民币资产占比达到75%,比2005年增长了20个百分点,来自本土业务的利润占比达到75%,比2005年提高了约25个百分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转型。

    财新-《新世纪》:外界有种看法,认为中行的转型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不得已为之?

    李礼辉:中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与同业相比,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自然更大一些,对中行的并表管理、全球风险管理和市场判断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正是得益于早在2004年就开始扎实推进的股份制改革,得益于从那时主动实施的战略调整,中行成功地应对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810.68亿元,同比增长25.96%。2010年,中行的各项业务协调发展,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营绩效持续进步。

国际化路径
    财新-《新世纪》:对于中行“从外到内”的战略选择,业内也有一些不同看法。这两年,其他银行有很多国际化的战略举措。某种意义上说,中行是否放弃了国际化战略?

    李礼辉:中行重视本土市场和本土业务,但这并不表明国际化对我们就不重要。我们一直认为,国际化、多元化是提升中行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最重要的优势。

    这几年是中行百年历史上海外业务发展最好的时期。2009年,中行海外机构实现营业收入50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5%,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度大幅提高。2010年,我们继续发挥集团海内外机构联动整体优势,先后增设海外机构13家,是近年来在海外设立机构最多的一年,国际结算量刷新银行业年度国际结算量历史纪录,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力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全年境内试点行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突破1600亿元,市场份额保持同业领先。积极构建覆盖全球的人民币清算网络,截至去年10月末,已为五大洲的230家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代理清算账户。

    财新-《新世纪》:中行的国际化战略具体是什么呢?

    李礼辉:总体而言,中行的国际化战略是要跟着企业和客户“走出去”。目前,中行已在香港、澳门、台湾及31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在纽约这个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中行纽约分行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清算银行之一。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开设分行和跨境并购等途径,进一步拓展海外机构网络,提高海外业务的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在海外机构布局方面,我们更加关注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互补关系的资源输出国,比如澳大利亚、南非等,同时也会加大在亚洲以及俄罗斯、东欧地区的布局。当然,我们不可能马上把分支机构设置到100多个国家。因此,选择代理行和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也是很重要的海外机构发展模式。

    财新-《新世纪》:你提到海外并购要与开设分支机构的战略并重,中行是不是还在寻找海外并购的猎物?对中行已有的并购案例,你如何评价?

    李礼辉:并购是完善海外机构网络的便捷途径,但如果不能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文化整合的目的,并购的意义就不大。因此,并购首先要考虑的是目标机构所在区域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对于中行构建全球网络的意义。其次是商业上的可行性,即能否通过整合提高被并购对象的价值。

    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并购案例,比如2006年并购新加坡航空租赁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全球排名在11位左右,中行100%控股后,更名为“中银航空租赁公司”,保留了原来的管理层,并特别注意把中行的集团优势和这家公司的专业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目前,中银航空租赁全球排名第五,盈利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风险与挑战
    财新-《新世纪》:外界皆关注中国银行业“大投放之后的大风险”,这也成为银行股估值低迷的一大原因。你怎么分析中行战略调整的代价和风险?

    李礼辉:大投放之后会不会有大风险,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所选客户和项目商业上的可行性;二是贷后管理水平。

    从2009年7月开始,中行就对2009年以来发放的贷款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包括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行业贷款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行多维度、全面的深入审查。目前来看,中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2009年以来,中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仍然保持“双降”,拨备覆盖率不断提升。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较快、稳定发展,只要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企业效益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型商业银行必须坚定不移地认真执行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发挥金融对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

    财新-《新世纪》:中行的IT蓝图建设始终受到外界关心。目前进展如何?分行全部上线后,是否可以达到或超过目前业内的先进水平?

    李礼辉:这几年,中行在科技建设方面的最大工程就是IT蓝图项目。项目实施差不多已有三年,到去年年底,已有23家境内分行顺利完成系统上线,其余11家分行也将在今年内全部上线升级。今年春节期间,中行23家分行的核心银行系统已经成功升级为3.0版本。全部工程完成后,中行的核心银行系统将真正实现以客户管理为中心,数据集中、系统统一,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我们有信心,新的核心系统全面投产后将处于比较领先的市场地位,与同业相比毫不逊色。

    财新-《新世纪》:在“四大行”中,中行率先完成了千亿融资计划。但外界也担心,为保证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信贷投放将成为“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循环,很快银行们又要面临大比例的融资?

    李礼辉:根据我们对新资本协议的理解并综合目前的情况研究分析,中行完成千亿元融资后,近期不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补充核心资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尽可能少地占用资本,并对利润分配结构做些调整,比如降低一点股东分红比例,多留存一些资本。

    财新-《新世纪》:外界有担心认为,持续严格的资本和风险监管,会使得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你对此如何看?

    李礼辉:实施更严格的风险管控标准,是很必要的。当然,有关政策要符合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

    根据我们的测算,从长远来说,实施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会有些影响,但短期内的财务影响不大。新资本协议的实质是对资本质量的要求更高、对杠杆的要求更严格。中资银行的资本质量比较好,杠杆率本来就不高。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