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时空 > 高层观点
高层观点
吴敏文:金融科技+中国资产管理发展新机遇
来源:浙江在线-浙商网  作者:  日期:2016/12/16

  2016年12月16日,由金融科技集团铜板街主办的“一路铜行·机遇共赢——2016年铜板街合作伙伴大会”在杭州举行。盛世景资产管理集团董事长吴敏文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为“金融科技+中国资产管理发展新机遇”的演讲。吴敏文首先从监管与投资者两个角度,分析资产管理行业的困境与机遇,以及金融科技与资产管理行业的关系。面临中国资产管理发展新机遇,吴敏文还从四个维度介绍了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推进资本方创造价值和整合资源进程。

  以下是吴敏文演讲实录:

  因为我本人之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工作过,有监管工作背景;现在又创立了资产管理集团,主要从事股权投资和产业并购,是一个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因此我就从这两个角度,分四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资产管理业务和金融科技如何结合。

  第一,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困境与机遇。

  大家来看一组让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200万亿,中国股市A股市场的总市值有50万亿左右,这是第一个数据。第二个数据是现在的GDP将近70万亿。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一是资本市场和银行券商相比还很弱小,另外一个是中国的主流和传统金融体系,在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所占比重太大,普惠金融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发展严重不够。

  这首先体现在整个资产管理领域的规模数据:到2016年10月份,整个中国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超过了公募基金。但是从总量来讲,事实上整个资产管理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整个银行业200万亿的总资产里,银行理财(就是所谓的影子银行)的规模大概26万亿,空间相当巨大。

  从供给端来讲,收益全面下行。前几年信托产品收益率12%-15%,现在基本上只有5-6%。无论是从银行柜台,还是信托,或是国债收益率都在持续下行。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市场面临考验,无风险利率不断地往下走,这是供给端的趋势。

  从整个金融结构来看,这个洼地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非存款的金融资产占个人财富的比重中国只有24%,美国是80%。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支持和贡献的对比,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余额只有24%,但是提供的就业是75%,提供的GDP是65%,这说明什么?说明大量的国有企业无效地或者低效地占用金融资源,而高效地为整个社会的GDP和就业提供很高比例的贡献的企业,获得传统金融体系的支持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整个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不成功的。

  另外,整个保险的深度在中国也非常低。再看看汽车消费金融的渗透率在几个大的国家里面也是最低的。

  所以这四个数据,提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整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供给端有巨大的洼地,而这个洼地就是机会。

  再跟大家补充几个数据,美国私募基金管理的总规模是10万亿美金,但中国到10月份私募超过公募也才8万亿人民币,数据差距很大。所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是又面临着很多的困境,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资产的供给不够。

  第二,是金融科技与资产管理行业的契合。

  这样的情况下,金融科技与资产管理行业或者说跟整个金融资产的供给,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第一,最重要的一点是减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商业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可是我们所接触的所有银行都非常清楚,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很难做,因为银行角度来讲考虑成本和产出,但是获取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的信息非常难。所以金融科技首先在金融领域解决的是供给和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减少信息不对称必然的问题是减少决策效率、减少道德风险、优化竞争环境。

  第二,是三个维度真正利用大数据,不管是单体大数据的分析,比如个人信誉怎么样,微信根据他一年收发红包的量给他发贷款,个体的大数据分析已经非常厉害了。另外是平台大数据的分析,再一个是群体大数据的分析,这些数据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因为金融领域更需要对个人征信的判断,对群体的消费行为的判断。所以说第二,金融科技是真正在三个维度真正利用大数据来提升效率。

  第三个以大数据为基础,可以延伸应用场景的丰富。

  最后一个,从商业角度来讲,当然是金融科技对银行、对保险传统的金融体系、传统的金融机构,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比方最基础的,给银行提供助贷服务,大家知道我们的大型国有银行,可能客户的覆盖面还比较广,要像中西部很多中小银行,是没有办法在现有的技术力量基础之上对客户进行非常认真、非常细致而且基于大数据的这种个人信用、个人征信的判断,做不到。再比方说金融科技优化银行的内部管理的流程,改变银行的传统运行模式,全面提升内部的决策效率。

  第三个就是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或者民营平台盘活银行的存贷资产。这是金融科技能够帮着做的很重要的事情。我前天跟工商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的领导交流这个问题,他跟我讲整个工行系统最优质的资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只有0.3%。他很想说把这个优质资产导到交易所来,谁来买?所有我的客户对现有的理财产品的收入,嫌收益比较低,我给他做一个结构,让我的客户来买这种优质资产,然后我的资产,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流动性改变了。但这件事必须靠金融资产平台,必须靠大数据为基础,但我没办法把每一个按揭贷款的客户的数据全部打透。

  下一个是保险,比方说很多新的场景,现在铜板街和中国太平在合作的,各种各样的模式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新的险种出来,只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可以产生很多的险种出来。所以所有这些,我认为是金融科技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发展业务,提升管理,改善决策,降低风险,是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

  第三,理解金融政策,在科技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和监管中找的平衡。

  大家知道最近这两年互联网金融概念风起云涌,发展也很快,但是遭致了国家政府众全打击。去年政法委的会议上说今年重点是打击互联网金融的违法违规行为,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上升到政法机关的高度。我们怎么看待市场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的匹配度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一个高度政策性的领域。当然,为什么导致监管机关,为什么导致一行三会,甚至政法机关对互联网金融下重手,当然有它的原因,比方说为自身平台的融资,把资产打包,比方自己搞资金池,比方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不够。互联网金融部分劣质企业的问题会严重地影响整个行业的公信力,严重地引发舆论的关注,最后招致高层的重视,然后导致重拳出手,这是有原因的。

  可以看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清理整顿,从整个监管机关来讲,大家的认识相对比较一致。这里列举三位资深专家的一些说法,一个是谢平,他的观点是任何监管阻挡不了金融科技的进步,监管只会协助行业进行规范和透明。第二是潘功胜,央行的副行长,互联网领导小组的组长,他强调是打击非法、保护合法。另外一个是廖岷,他强调要在整顿和支持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整个行业的全从业者要跟监管机关在科技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的需要中间找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不是单方面的所有人等待央行银监会出政策,而应该是行业和监管部门不断的互动、信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我现在认为整个互联网打击和整顿的高峰已经过了,现在处于一个重拳整顿之后重新梳理行业、重新梳理模式,然后保护合法的。整个重拳打击,整个政府出手,矫枉必须过正这个时代已经过去的,现在到了一个重新梳理行业、重新界定商业模式,选择一批好孩子、好公司鼓励它发展,以它来带动整个金融科技真正的长远的健康的发展。我认为现在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因此,整个行业在良莠不齐的风起云涌的背景下面,必然整个行业格局会发生演变,这个格局演变是监管的落地和严格的执行,优胜劣汰将会加速,行业环境会被净化,更多的资产不管是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会上线。这是我对整个政策和行业进行相对动态的平衡之后,未来可预见的一个趋势,行业一定是优胜劣汰,监管一定是落地和严格执行,环境会进一步好,需求会更进一步旺盛。

  第四,讲我们公司作为全产业链的资产管理机构,是如何布局金融科技整个产业链的投资的。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作为一个全产业链资产管理公司,是怎么来布局整个金融科技领域。我想告诉大家,我的基本三个指导方针,第一个是在行业整顿的时候,我们抓住这个领域的根本价值,认清未来的方向,明确并坚守金融科技的路子。从本质上来讲金融科技一定是个风口,一定是长期持续壮大发展的赛道。大家知道做投资的首先是选赛道,我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点,我自己考察过不少金融科技企业,我认为这种商业模式是有它的必然性,有它的持续性。所以第一点,我们在行业整顿的时候,要清醒地看到这个行业长远的未来和必然的内在规律。

  第二个,在市场的波动当中,要逆势布局,在波动当中占据未来的行业的桥头堡。在清理整顿之后,找到真正的好公司,找到龙头的潜质,有行业领导能力的企业,坚定地布局。第三个我认为传统机构的改革是金融科技大发展的重大机遇,我觉得金融科技的发展,真正的重大机遇不是动辄就颠覆传统银行体系,而是对传统银行体系的融合和互动,这个是更有价值的。所以何俊一直提出的为中西部银行提供助贷服务,这个提法非常正确。我们一定要看到传统银行体系、传统保险公司体系,和金融科技的结合,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巨大发展机遇。

  具体怎么布局,我的理念是PE的眼光、投行的思维、副董事长的角色,所谓PE的眼光是看到金融科技这个赛道长远的前景。所谓投行的思维是什么概念呢?我投资任何一个项目要考虑到这个项目或者说这个领域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化的方向,它整个投资交易应该如何安排。

  盛世景投资铜板街,我们是怎么考虑的?我觉得首先我们会以产业并购基金的方式,战略性地入股铜板街。然后帮助铜板街与某个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和其他的商户建立战略联盟,我们准备设立一个金融资产交易所。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以这个为基础,我们围绕铜板街建立一个互联网金融或者叫金融科技的产业基金,对整个这个产业链上的其他的企业,进行一个股权投资的布局。以铜板街平台为核心,围绕整个产业链进行价值创造,并尽快登陆资本市场。我们做投资,对于资本来讲追求回报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投资一个企业,能够把这个赛道,整个产业链做通,这样的话整个产业链上下本身会产生一些价值。

  再一个我们作为资本方,怎么给你创造价值和整合资源,对于铜板街而言,我们联合了保险、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共同战略投资以及业务合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来围绕着铜板街,进行战略性投资和产业的整合和业务层面的合作。真正让整个传统金融体系这些大的机构,和铜板街这种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结合在一起,大家找一个互赢的格局。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