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信息化 >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
邓明健:论金融科技的发展与趋势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邓明健  日期:2019/3/19

 

  近十年来,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金融业发生了革新性变化,但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功能的实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革新,数字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共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相关战略持续深入实施,普遍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各产业作为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数字化消费引发需求变革和金融领域变革。数字化技术为互联网支付、互金网贷、消费金融、众筹融资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提供了支撑。2018年,我国还不断释放金融行业利好政策,金融监管政策也日渐完善。

  在当下,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不断重塑金融业态。但对于数字化转型中的金融机构来说,它们需要内部有一个完整的科技金融生态,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化、移动化和智能化。国内已有少数大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快速落地了自身的金融科技业务,更好、更快的为个人消费等惠普金融服务。平安集团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就是一例。当今,“金融科技+”已成为众多金融机构寻求获客和提升风控的首要选择。下面笔者就围绕科技如何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赋能,以及它的发展阶段、趋势进行阐述。

  一、科技赋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在银行业务经营中,客户是各项业务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推动下,传统金融机构正面临着“获客”与“活客”的双重压力,借助金融科技转变用户体验正成为新的突破口。以“工、农、中、建、交、邮”这六大行而言,虽然坐拥海量的客户,但受限于数据割裂、业务面窄、营销手段传统等因素影响,客户基础整体大而不强,面临“活客”难题。以笔者曾经工作达十六年的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截止2017年末,个人客户5.67亿户,有效客户3.77亿户,活客压力相当之大。而对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而言,客户量小,基础薄弱,客户活跃度低,更突出面临着“获客”的压力。截止2017年末,以偏好零售业务的招商银行,个人客户数也就近亿户;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行的平均个人客户数在5000万户左右;城商、农商银行突破千万户的少之又少。它们与互联网金融巨头的数亿用户规模均有着显著的差距。除了客户基础薄弱,中小银行同样也面临着存量客户“活客”之难题。而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1、直销银行和支付革命

  一是由于的直销银行Ⅱ类和Ⅲ类账户的落地,对银行新开户和获客是一场革命。电子账户的开通、体验与第三方支付账户的便用,无疑使得手机银行、消费贷款等产品获客均不再受本行借记卡账户的限制。比如,客户可通过他行账户注册本行手机银行,并享受各种金融服务;客户也可选择以他行借记卡账户为收款和还款账户,向本行申请消费贷款等。这些都对银行新开户和获客带来深刻变革。

  二是在实现场景上,银行一方面加入银联云闪付二维码标准,共享银联线下扫码付场景,同时也在线下布局兼容第三方支付二维码的收单机具;另一方面则与电商合作,通过发行联名卡、电子账户合作等方式获得客户。

  三是就银行而言,无论是本行存量不活跃客户还是非本行客户,均可通过诸如嵌入场景、丰富数据、多维度画像等相似的手段激活或获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获客与活客的边界。

  与此同时,银行内部也加快推动全行统一的客户标签体系建设,建立个人客户营销画像体系,形成对个人客户特征的多维描绘,实现对客户个体的个性化、集成化产品与服务的分类、推荐及对客户投资行为、风险偏好的自动评估等智能化技术手段。

  当前,金融机构正以开放的心态加大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同时在内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研发与运用,商业银行迎来一场存量“活”客与智能“获”客的革命。可以说,科技正驱动着金融业的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

  2、利用大数据“加持”银行信贷服务,实现双向扩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风控手段已经趋于发展的极限,开始遭遇用信类客群拓展的天花板。近年来,电商巨头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借助大数据这一风控手段的创新,成功在银行传统用信客群外开辟了新的客户,大数据风控也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实现客群扩展的重要手段。提到大数据风控,其实银行本不缺数据,但缺乏系统全面的结构化数据,缺乏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也缺乏多维度的行为数据,使得银行在大数据风控上反倒成为后来的追赶者。

  银行的自有数据主要是各种业务数据,是对全行客户业务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还会要求用户提供诸如电话、职业、教育、住址等信息,对有过贷款申请行为,还会包括收入、房产等强信用属性数据。此外,所有人的工资都是银行代发,公积金流水也在银行,房贷和车贷也都在银行,银行在业务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文档、资讯、图片、音像等非结构化数据。

  由于银行业的数据是割裂的,除了信贷类的关键信息会以征信的形式报送央行征信中心,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共享外,其他的各类财富相关数据,都分别沉淀在各家银行。反映到产品层面,便是授信类产品覆盖范围狭窄。在对外宣传上,都是快速授信、实时审批、实时提款,而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体验就是三个字,没额度!

  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今天,银行一方面需要尽快打通分割在各业务线和产品线的内部数据,形成用户统一画像,进而整合、分析、发掘新的优质用户,扩大信贷产品的覆盖范围、提升授信额度;更为重要的则是加快数据拓源速度,既要拓展公积金、纳税、缴费记录等信息,也要与大数据公司保持开放合作态度,补足用户行外金融属性信息。有了这样的风控模型,完成了贷前全透明、全维度的信用体系,贷中精准的定价,贷后是可视化的全过程,其信用风险得以大大降低。通过三年的实践,平安金融壹账通通过联合成立的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携手各会员行和合作银行,抱团取暖,把握机遇,打造了平安云、壹企银、资管、银团等资产和产品平台,共建了区块链金融、“科技联盟云”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续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来将来自B端、工业端、产业端的数据以及来自于生活端、物联网、车联网等等的数据科学的整合,其结果将会超乎想象。

  3、智能投顾助推传统银行资管业务走向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资管业务成为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通过发力非标理财业务,银行得以广泛连接银行同业、信托公司、券商、保险公司、基金专户甚至互金平台,在资产端打通了与市场各类参与主体的业务空间。理财资产的多元化客观上催生并加速了理财客户资金多元配置的需求,传统的一对一人工理财咨询顾问模式受人才、成本、渠道等因素限制,而通过量化投资模型,结合客户的投资目标、收入和纳税情况,为客户打造专业、理性的投资组合为智能投顾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空间。它与传统投顾服务相比,智能投顾依托技术模型并纯线上实施,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规模效应也很明显。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推动投顾服务的普惠化。智能投顾对传统资管行业的影响极为深远,特别是在产品创新、业务模式、销售策略等方面。

  当然,以上所述是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其实,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金融科技的运用在其它非银行金融体系也非常普遍。

  一如助力信托转型:云南信托消费金融系统“普惠星辰”上线并成功放款。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托结合的呢?“系统支持线上、线下签约,资产信息录入、头寸及资产监控等,可高效便捷地完成合同签署。同时,银企直联放款通道的接入,可满足7*24小时放款的业务需求,极大地方便了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发展。”

  “普惠星辰”实现了资金闭环,可根据资金入账情况,实时进行资产核销。该系统也得到了原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认可和好评,又如助力保险转型:互联网保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科技优势。而在保险业的互联网化上,众安保险就是一例,表现非常突出。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众安保险依托自身雄厚的科技实力,从解决互联网用户需求出发,将科技赋能金融,为每一位用户的互联网生活,提供整套风险解决方案。经过3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众安保险已经形成了产品制定化、定价动态化、销售场景化、理赔自动化等四大优势,将根据具体场景为每位用户定制化设计产品,利用大数据为每位用户科学定价,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在理赔服务上也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保证整个过程迅速且透明。

  虽然有分析师认为,目前互联网领域C端的流量红利已经结束,并且C端业务创新较为缓慢,因此B端业务突破对互联网公司长期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此话从我国城镇市场而言是不错,但忽视了一个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这个巨大的市场。只有实现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普惠”才是真正实现了金融的全面普惠,从此而言,C端市场仍然巨大。

  二、IT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及变革的三阶段

  如果我们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其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和供应链金融。

  近年来,在新金融时代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任重道远。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触及到传统金融领域无法触及的大量长尾客户,有效地填补一些传统金融的空白。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金融服务能够实现了线上化和开放化,消除地域、贫富、职业等鸿沟,让金融服务回归平等、普惠本质。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服务的主体是大企业、大客户,而在金融科技刺激下产生的新金融,能够让长尾用户也能平等享受金融服务。但是,由于普惠金融面对的客户往往不同于银行的优质客户,因此面临的风险也更不可控。普惠金融要健康可持续发展,风控尤为重要。

  三、末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将反映在两大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

  当前,市场对金融科技期望非常高的领域,最典型的一个是人工智能。首先,人工智能是指通过快速吸收信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比如,对一个公司上市前的各个融资阶段或者放贷对象的基本分析,以及在实体经济中对于产业业态和竞争格局的分析。采用这个技术,原来的一些中低端的分析活动会被大面积地替代。其次,人工智能是指在领域建模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未来进行预测,在时间维度上利用人工智能沟通过去和未来,可以减少跨越时间的价值交换带来的风险。第三,人工智能还包括在确定规则下优化博弈的策略,可以更充分地学习历史数据,采用左右互补来增强策略,实现共同协作。而且,人工智能在决策过程中不会出现人类面对利益时的情绪波动。

  当前非常热门的智能投顾,通常就是指机器人通过资产组合理论相关的算法来搭建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在美国,每一个人要对他的养老金账户做出决策,因此需要专业的投资顾问,正是个人对养老金账户的投资决策需求,直接推动产生了美国的智能投顾。而在中国市场上,智能投顾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智能投顾比下围棋要复杂得多,下围棋只有两个人博弈,规则是非常清楚的;而金融投资的参与博弈者非常多,而且许多规则是变动的,市场上既有很多已经充分披露的信息,也有很多需要挖掘、没有被编码的信息,此外还有情绪的波动等。

  金融科技领域第二个广受关注的就是区块链技术。从目前的趋势看,它有可能会重构金融行业底层的架构,其优势是可以降低信任的风险,每一个数据节点都可以验证账本内容和记录历史,提高了系统的可追责性,降低了系统的信任风险,而且具有灵活的架构。区块链技术也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实现共享金融的效果。其具体应用领域包括点对点的交易,P2P的跨界支付、汇算、结算,也可以应用于记录各种信息,如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等,应用于土地所有权、股权真实性的验证和转移,以及智能合同管理。所谓智能合同管理,就是利用智能自动检测这个合同是不是具备生效的环境,一旦满足预先设定的程序,合同就自动处理,比如说自动付息、自动分红。前几年金融界非常关注钢贸融资等局部的金融风险,如果运用区块链的记账技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区块链技术可以防范源头仓单的多次重复质押。

  很多领域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说征信方面,利用数字和技术来做信用背书,不需要权威的中介机构就能够自动完成,相对公正,而且资料永久地保存。在股票交易及海关报关活动中,都需要中心化数据的储存、交易的平台,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去中介化地完成这个过程。

  后续,在互联网金融严监管的大趋势下,众多平台会重视合规发展工作,未来的互金行业将进入百舸争流的时期,在合规发展之路上砥砺前行,扎根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使命,互联网金融才能稳健前行。(作者系中国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公司市场总监)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