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业界洞察
业界洞察
探秘银行核心系统存储建设
来源:  作者:  日期:2020/3/10

  从科技在金融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变革来看,我国金融行业逐渐从Bank 3.0——随时随地获得银行服务、移动银行与移动支付普及阶段到Bank 4.0——嵌入生活、融于场景的智能隐形银行的服务转型。Bank4.0宗旨是提供无处不在的现代科技金融服务,这更加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侧重业务前中后台的全流程科技应用变革,利用前沿技术对业务流程优化,并推动业务创新。

  银行的核心系统是银行处理核心客户信息、存贷产品、支付服务和核心总账等核心功能的基础系统。据某国有大行粗略统计,其核心系统在数据大集中后,10年间日均业务量从8千多万飙升到现在的4.5个亿,翻了5倍多。首先,我们看到用户交易场景对性能的要求更高,比如网络购物等,希望拥有更快捷的响应时延,这对IT系统的存储和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虽然所有银行客户都期望看到业务量日益增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大部分业务增加量其实是用户的交易行为更加频繁引起的,并未带动业务价值增加。因此,银行客户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单纯增加业务交易量,反映到IT系统中,就会表现为投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银行急需通过IT系统的辅助,来挖掘出这些数据的价值,进而抵消IT系统的成本压力。

  综上,我们已经看到业务发展对金融行业信息科技系统的诉求变化。同时,由于金融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行业,因此监管层对各大商业银行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这些强监管,既有业务合规方面的要求,也有金融信息科技方面安全可靠的要求,并且也相应出台了各种监管规定,比如:对于银行信息系统可靠性高度相关的业务连续性方面,要求千亿级以上且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灾备系统,应设立异地模式灾备中心,应达到灾难 恢复等级第5级(含)以上。由此可见,维护金融稳定和保障金融业务的连续性,对金融信息系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银行核心业务来说,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诉求,业务连续性及灾备方案一直都是IT系统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业务连续性建设通常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建设范围,一个是建设模式。大型银行,不论是建设模式的技术路线选择,还是业务覆盖范围,都已经走在国内银行业的前列;大多股份制银行,也已基本完成了两地三中心布局;城商农信的建设节奏相对来说还处于集中建设期,比较关注如核心生产系统升级换代,同城和异地数据中心新建。

  从灾备方案的建设模式来看,早期客户大多基于数据复制技术,构建灾备方案;随着业务发展与数据集中,主备中心模式资源利用率低,容灾演练流程复杂,因此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转向两地三中心架构,这也是当前的主流架构。此外,基于监管和实际业务需要,部分客户也在探索多地多活的灾备模式。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与技术积累,华为在容灾建设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本地高可用,到同城双活,再到异地灾备,都能提供端到端的,完备的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方案。特别是华为在业界备受赞誉的 “金融核心存储容灾解决方案”,在诸多项目中,经过客户验证,能够显著降低核心系统响应时延,有效保证业务连续性,在传统核心系统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月11日15:00-16:00,华为在“Σco时间”直播间准时带来《银行核心系统存储建设方案及成功实践》,将为您呈现:

  • 趋势分析:从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看核心系统存储转型
  • 方案解读:探秘华为“金融核心存储容灾解决方案”
  • 案例分享:江苏银行核心系统转型改造实践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