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行业应用
行业应用
齐鲁银行 x 华为:打造新一代核心存储系统“C位”出道!
来源:搜狐网  作者:  日期:2021/11/22


  当前,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实践,数字技术正引领和推动诸多领域发生变革,数字经济浪潮正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中国面临“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银行业的发展将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在疫情常态化影响下,信用风险上升、贷款质量承压、金融风险更加复杂以及竞争加剧的环境变化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数字化业务的扩张,以及疫情影响下大众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上业务持续增长,金融行业数据量同步迅速增长,同时渠道接入、跑批等多场景业务带给银行IT系统(传统存储)的业务处理及连续性压力也越来越大。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银行业需要加快走出“舒适区”,重塑差异化战略,加快转型步伐,再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而科技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数字化转型则已成为商业银行共同的发展方向。

  基于此,作为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城商银行——齐鲁银行迫切需要通过“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保障关键业务的连续性、可靠性和数据的安全性等,同时通过打造新一代核心存储系统,应对业务高速增长背景下的全新挑战。

  华为的“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具备三数据中心并存的特性,能在任意两个数据中心受损的情况下保障核心业务的连续,大大提高容灾解决方案的可用性,该方案包括生产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当生产中心发生灾难时,业务可快速切换到同城灾备中心;当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同时发生灾难时,亦可在异地灾备中心利用数据副本恢复生产业务,从而最大程度保障业务连续性。

图片1.jpg

  “新一代核心存储系统”加持 树立行业新标杆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前瞻性,金融行业一直走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前面。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除了要确保业务的稳定可靠和数据安全外,还要兼顾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以满足数据快速增长的可伸缩性以及确保业务的连续性等一系列新需求。其中在技术先进上,既遵循各种标准和规范、符合存储技术及IT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确保较长时间满足业务需求。

  为此,齐鲁银行所采用的华为“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中,特别采用了华为高端全闪存阵列OceanStor18500FV5及OceanStor5600V5阵列,实现了业界首个存储层两地三中心四副本方案,可靠性高达99.99999%,同时具备超高可用性和更低TCO:

  1、可靠性更高,业界领先的“四坏三”架构提高单台存储可靠;

  2、方案更完备,支持双活+同步复制+异步复制,三个实时同步副本,超高可用性;

  3、TCO更节省,高、中、低端存储互通,数据流动不设限,异地容灾方案减少行内投资,降低TCO。

  除此之外,借助支持可视化展示两地三中心的物理拓扑和业务逻辑拓扑,支持一键式容灾测试和切换的华为OceanStorBCManager软件,为齐鲁银行提供了脚本一键恢复备用业务系统,简化了齐鲁银行的容灾演练及灾备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在客户量、业务量和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的今天,银行业开始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如何全面提升数据价值挖掘能力,而全闪存凭借其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高可用等特性,已经成为银行业IT基础架构升级的最佳选择。此次齐鲁银行携手华为在核心系统存储领域的创新合作,充分融合了双方在ICT技术与金融服务领域的优势,实现双活加复制模式的两地三中心先进容灾架构,成为了山东省城商银行核心系统存储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新标杆。

  携手金融行业的“懂行人”,华为已经成为众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优先选择。目前华为“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大行、股份制、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客户,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江苏银行、湖北农信、泸州商业银行等。借助智能全闪存构建全新的数据基础设施,正在成为银行业全速迈向智慧银行的重要支撑。融入华为全闪存的创新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升整个系统性能,更具备广泛的兼容性,可在不改变银行业务流程和现有IT架构的情况下,实现平滑切入,为金融行业客户的核心业务提供更安全稳定的数据存储环境,助其科技发展和转型升级之路走得更稳、更快,创造更多行业新价值。为除了从产品技术层面持续发力以外,华为也在积极与合作伙伴从基础开始开展全面合作,为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强劲的发动机和坚实的底座,实现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