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6年6月
互联网时代信用卡风险管控之道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 柴如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经济运行格局,推动了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加速了信用卡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在创造机遇的同时,互联网也给信用卡风险管控带来了挑战。立足于新形势下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特点,各发卡银行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风控技术水平和过程管理能力,特别是要深挖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探索大数据在信用卡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方面的应用,努力构建与“时”俱进、继“网”开来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

  互联网时代信用卡发展环境变革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信用卡产业的市场环境和运营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具体来说,互联网时代下信用卡的产业环境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

  从客户角度来讲,互联网与物流、交通、教育、金融、公共服务等生活领域的结合,让人们的日常交易从线下实体渠道逐步向线上网络渠道迁移。在支付领域,网络支付已经成为众多支付方式中的主流,特别是移动支付近几年呈普及化的发展态势,微信支付、支付宝钱包等无介质的支付方式已被大众普遍接受,苹果支付(ApplePay)、三星支付(SamsungPay)等非接触式支付也纷纷闪亮登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达到4.16亿,同比增长36.8%;其中手机网上支付增长尤为迅速,用户规模达到3.58亿,同比增长64.5%,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1.8倍。

  从银行角度来讲,互联网为发卡银行提供了新的获客渠道、服务平台和技术手段。在获客渠道方面,从早期的纸质申请,到PAD发卡,再到如今的网络申请与手机APP发卡,发卡银行逐渐从人工发卡走向互联网、移动终端发卡模式,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发卡银行最主要的获客渠道之一;在客户服务方面,适应“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发卡银行积极推进客户服务平台创新,包括Web版网站、微信公众号、掌上APP客户端等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开辟了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新渠道;在技术手段方面,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技术与信用卡各项业务紧密结合,成为信用卡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

  新格局下信用卡风险防范面临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给信用卡产业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近几年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信用卡产业风险管控压力进一步凸显。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5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380.27亿元,较2014年增加22.63亿元,增长6.33%;损失率为1.23%,较2014年下降0.30%。风险的上升除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之外,也来自于互联网衍生出的一些新问题。新形势下信用卡业务种类更加多元化,数据信息更加多元化,风险表现更加多样化,而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系列因素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一是客户身份识别难度增大。在互联网“体验为王”的思维下,发卡银行更加关注客户体验,简化申请流程,提高审批时效,努力打造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卡片申请流程。与此同时,审核时间的缩短增加了验证客户信息真实性的困难,客户识别难度随之增大。从另一个角度,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客户信息,如何利用这些多渠道、多维度、多结构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客户识别,也是各发卡银行的一大研究课题。

  二是欺诈风险呈上升趋势。互联网时代,非面对面交易日益增多,由于身份验证信息要素较少、交易迅速便捷和匿名化等特征,互联网快捷支付方式带来的欺诈风险大量涌现。特别是近几年,欺诈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呈现出高科技、产业化、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特点,对发卡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构成威胁,成为制约信用卡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是互联网套现现象逐步兴起。伴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信用卡套现开始蔓延到电商、微商等线上领域。无需POS,持卡人只要通过开立网店进行自买自卖的虚假交易,就可以套取现金,甚至出现了利用信用卡充值到“P2P平台”进行虚假投资交易的套现行为。由于网络业态的多元化发展,针对这些网上信用卡套现行为的监管越来越难。

  大数据是信用卡风控破题的关键

  面对严峻的风险环境形势,如何优化升级传统的风险管理系统,如何对客户识别、授信管理、交易监控、欺诈防范、资产清收等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成为摆在各发卡银行面前的难题。

  “大数据”已经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各发卡银行也纷纷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尝试通过深入挖掘客户信息,细分目标客群,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在风控领域,大数据更是大有可为,成为互联网时代攻克信用卡风险难题的有力武器。

  在卡片申请阶段,大数据有助于构建客户多维立体画像,提升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在申请信息、人民银行征信信息等传统变量的基础上,发卡银行可以引入客户网络行为信息和外部征信数据。通过对内外部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我们可以识别客户的消费倾向、风险偏好、还款习惯等行为模式,并据此对客户进行360度特征画像,逐步完善申请评分模型、初始额度模型、行为评分模型等量化工具和额度调整策略,从而制定个性化、精细化的风险评价标准。

  在交易监控过程中,大数据反欺诈技术能够有效增强交易欺诈风险防范能力。发卡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补充完善客户的位置信息、网络行为、社交信息等非金融数据,结合客户交易阶段的信息和行为模式匹配,判断是否存在盗刷或欺诈交易风险。同时,利用社交网络分析技术、神经网络模型、云计算、探针等反欺诈技术手段实现对伪冒交易的实时侦测,完善交易欺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大数据有助于优化客户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通过结合内外部数据进行客户身份特质、消费能力、偿债能力等信息分析,银行可以进一步完善客户行为评分模型,从而进行差异化授信和额度调整,优化客户用卡体验。同时,借助网络社交数据和拓扑关系进行有效的客户信息收集与管理,提高客户违约预测能力和违约客户的催收效果。

  光大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实践

  毋庸置疑,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法宝,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必须依赖大数据。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在这方面通过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2006年开始,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就开始了数据仓库的建设,先后将核心系统、审批系统、收单系统等重要源系统入仓,并建立了国内首家以数据仓库为基础、以商业智能为核心的科学决策支持体系,运用先进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联机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等技术,持续优化运营系统建设。目前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为近3000万张信用卡提供可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的数千万家商户进行支付的服务支持,每日提供全球超过30万笔的交易授权和账户清算服务,在服务网络与IT系统中存储了海量数据,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组建了高效的数据挖掘团队,这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前期基于光大自有数据,积极进行模型开发、量化管理,利用传统的风控手段实现了光大信用卡资产质量长期优于同业可比。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他们进一步致力于利用社交网络分析、云计算技术等新方法、新手段,深入挖掘客户潜在信息,升级业务模型系统,持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基于强有力的后台系统支持和海量的内外部数据,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目前正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搭建基于大数据的光大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一体化平台,探索覆盖信用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风险管理方案。

  在客户引入阶段,光大银行与多家实力雄厚的外部运营商合作,基于合作方提供的客户消费偏好、地理位置、通信行为等数据进行客户特征画像,实现专项客户导入和精准审批授信,用大数据“读懂”客户,有效降低了申请欺诈的发生。

  在审批授信阶段,光大积极拓展客户在社保、保险、证券、通信等领域的外部数据信息引入渠道,特别是牵手优质的第三方大数据信息服务公司,共享用户数据资源,引入外部数据评分,优化审批授信规则,力求审批更加精准高效,授信更加科学合理。

  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光大银行根据客户生命周期中行为评分变化情况,对客户进行聚类和客群细分,结合客户外部数据特征,针对不同客群在调额、升级方面制定和实行差异化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充分提高外部数据的使用价值,优化和完善贷后模型体系,修复失联客户信息,完善逾期客户管理流程,以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动态管理水平。

  风险管控是信用卡业务跟进互联网时代,决胜消费金融产业的重中之重。虽然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应对风险挑战的技术和手段,但是我们真正能有效运用的还仅仅是它的冰山一角。数据化能力一直在不断地演进,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同业一起努力,不断探索数据化技术在信用卡风险管控领域运用,为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6年6月目录
行稳致远应时而变——信用卡风险防控迈向..
加强信用卡安全管理,防范用卡风险
“互联网+”时代信用卡风险防控的着力与..
互联网时代信用卡风险管控之道
“互联网+”迎战L型经济下风控新课题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