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7年2月
中国银行卡产业2016年回顾及2017年展望

  中国银联总裁  时文朝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呈现出企稳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赢得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在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卡产业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移动支付迅猛发展并成为产业创新的亮点,银行卡自主品牌国际化取得新突破,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监管部门的市场规范力度逐渐加强。

  一、201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回顾

  目前,我国银行卡发卡、受理和交易规模分别是美国同期的4.3倍、1.7倍和1.6倍,均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在全球支付产业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2016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

  1.银行卡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2016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发卡方面,截至2016年末,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预计超过62亿张,同比增长14.5%,连续十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6年,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达到271.1亿笔和72.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35.2%,高于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在受理市场方面,2016年,全国联网商户和POS终端分别超过2000万户和2400万台,ATM终端近80万台。目前我国银行卡渗透率接近49%,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以银行卡消费金额测算,我国银行卡产业规模在全球占比已超过30%。一些支付产业起步较晚的国家开始以中国为榜样,借鉴中国经验,引进中国支付技术与标准。

  2.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并成为产业创新的亮点

  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银行《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仅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16.07亿笔,金额达433.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1.34%和0.26%;移动支付业务66.29亿笔,金额35.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5.97%和94.45%。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8440.28亿笔,金额26.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6.83%和105.82%,移动支付在支付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支付产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支付市场的竞争,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公司等产业各方共同推动了支付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支付介质也正加速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形成了以NFC近场支付、二维码扫码支付为代表,手环、手表等智能移动终端支付为补充的移动支付新格局。自2015年末以来,中国银联以NFC全手机和HCE技术为基础,联合商业银行、境内外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等产业各方推出了“云闪付”移动支付新体系,利用支付标记技术,为用户带来安全与便捷相结合的移动支付新体验。目前,境内主要商业银行均已支持包括HCE、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在内的银联“云闪付”产品。“云闪付卡”累计发行超过2200万张,全国支持“云闪付”终端数超过800万台,覆盖餐饮、购物、游乐等各个生活领域,全年累计实现交易1.9亿笔、217亿元。

  与此同时,二维码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交互方式,以其推广成本低、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消费者、商户、商业银行中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当前移动支付小额高频领域的重要工具。2016年12月12日,在“云闪付”推出一周年之际,中国银联联合产业各方按照“标准共制、市场共建、资源共享”的理念,发布了“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该标准基于银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通过统一技术实现不同机构间二维码支付的互联互通,支持扫码转账、主扫及被扫收单、ATM取现等不同场景,满足客户便利化的支付需要,实现了银联“云闪付”的全面布局。

  3.银行卡自主品牌国际化取得新突破

  过去十余年,中国银联围绕“全球网络、国际品牌”的战略愿景,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截至2016年末,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境外累计开通商户近2000万户、ATM终端超过130万台,境外累计发卡超过6800万张,市场规模日益壮大,银联品牌已逐渐成长为国际主要的支付品牌之一。

  2016年,中国银联继续积极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紧抓住战略机遇,不断拓展沿线国家支付网络。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银联已在其中近50个市场开展业务,部分国家银联网络覆盖率达到9成以上。在受理业务方面,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大部分沿线国家均已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蒙古、阿联酋等国家更是实现了受理全覆盖;在发卡业务方面,东南亚东盟十国均已实现本地发卡,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门、黎巴嫩等也实现了银联卡发卡的突破;在清算业务方面,中国银联在俄罗斯提供人民币清算业务,更好地满足了发卡机构的清算服务需求。

  2016年,银联支付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在老挝、泰国协助建立本地银行卡支付系统之后,中国银联又与亚洲支付联盟(APN)的会员机构达成芯片卡标准授权合作,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主流转接网络将把银联芯片卡标准作为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这标志着中国金融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新突破。

  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模式正发生重要变革

  2016年9月6日,以借贷分离、取消行业差别定价为核心内容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改革正式实施,这促使商业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经营作出调整。信用卡日渐回归其零售支付和个人消费信贷工具的角色,信用卡中心的收入结构将发生变化,对信用卡中心的经营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也将促使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策略的调整。2016年4月,信用卡透支利率在政策面放开,使得发卡银行可根据自身市场策略、风险定价能力向不同群体发行差异化产品,不同信用卡发卡机构将形成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此外,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经营机制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中信、光大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宣布成立信用卡子公司,民生银行也有意分拆信用卡业务,以实现独立运营。

  5.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备,产业环境不断改善

  为推动我国支付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市场创新活力,2016年,监管部门加快了监管制度的建设步伐,加大了监管力度,促进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方面,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有效填补制度空白。在银行卡清算市场方面,监管部门发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制度;在银行账户管理方面,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对Ⅱ、Ⅲ类户的开立及使用作出了细化规定,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快业务创新步伐,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此外,监管部门还推动定价改革,不断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

  另一方面,加大了市场规范力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人民银行等14部门联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逐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支付市场清算格局,对市场将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在支付市场规范方面,人民银行等1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按照“防范风险、自主可控”的原则,依法建立银行卡清算服务等金融领域安全审查机制,对银行卡清算机构业务系统、终端、设备和密码产品等提出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强调创新支付相关动态评估和风险防范要求,切实维护支付体系稳定运行和国家金融安全。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支付产业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二、2017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展望

  展望2017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一系列举措的逐步实施,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继续深化,相关制度红利将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这都将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继续创新变革、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2017年,银行卡产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不断增加,银行卡产业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增速正在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宏观经济新常态对产业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支付方式的快速变革对产业提出了更多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2017年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市场总体趋稳,市场规范逐步完善,小额高频交易将会成为市场新亮点。

  1.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日趋精细化

  自2002年以来,中国银行卡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银行卡发卡量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但银行卡的活卡率一直不高,借记卡活卡率仅为12%左右,信用卡的活卡率仅为40%左右,银行卡活卡率不高成为银行卡产业的主要问题。2017年,随着银行分类账户管理办法的逐步落地,对银行卡业务的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等发卡主体将会在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明确客群需求、提高活卡率、提升交易强度上集中更大的力量,推动银行卡产业的精细化发展。

  2.受理市场格局将会更加多元化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发布,收单市场的发展将会进一步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放缓后再度出发的发展趋势,非银行支付机构“重新组合、抱团取暖”的内在需求将会增加。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收单业务的发展,将收单业务作为其发展零售业务的重要基础,从而加速受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此外,随着POS技术的不断发展,POS的成本将下降到合理区间,POS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高,兼容多种支付工具、满足商户多元化增值业务需求的智能POS将成为市场的重点发展方向,POS将有可能迎来更新换代的高峰期。

  3.小额高频支付市场正成为新亮点

  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支付产业快速变革,在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领域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户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尤其是在交互频次高、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用户黏性较大的小额高频支付领域,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等产业各方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参与方对于价值的衡量标准正从现金流向市场份额转变。2017年,产业各方都将继续发力小额高频领域,在不同的商户、行业、场景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支付选择。

  4.支付市场将更为规范

  随着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不断推进,支付与市场的发展日趋规范。产业各方开始将重点转移至小微商户、二级地市及县乡市场等普惠金融的支付市场,对于线下理财、互联网金融的支付需求将更加审慎,在风险防范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规范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银行卡产业将向着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发展的步伐将更为稳健。

  5.新技术、新产品的加速升级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支付需求的多元化和支付场景的多样化,支付市场将呈现出多种支付产品并存发展的态势。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以NFC、HCE、二维码、蓝牙4.0为代表的交互技术,以指纹、声纹为代表的生物识别验证技术,以AR、VR为代表的智能场景都有可能推动支付市场的创新发展,新兴支付技术对于产业的推动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值得进一步关注。

  6.支付产业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程度的加深、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支付产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产业各方的共识。2017年,国际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中,新兴经济体发展趋缓,国际政治格局的动荡加剧,对全球的支付市场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未来,我国支付产业的国际化依然会保持较为稳定的中高速发展,但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大。

  三、中国银联将携手产业各方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

  随着银行卡支付的全面普及、清算市场的全面开放、产业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银行卡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长期以来,中国银联始终坚持走开放式卡组织模式发展道路,与全球合作机构一起开拓国内、国际市场。2017年,中国银联将坚定打造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的定位不动摇,以国际化、市场化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激发内生动力,应用创新技术,继续发挥好市场“组织者、引领者、推动者、协调者、激励者”的作用,联合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以及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拓展境内外网络,加速推进银联品牌国际化发展。首先,中国银联将与发卡机构合作,共同完善银联卡产品体系,增加营销资源投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升银联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与收单机构合作,继续完善境内受理市场建设,积极拓展二级地市及农村地区受理网络,加快推动银行卡在交通、教育、医疗、公共缴费等民生领域的渗透,推动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拓展国际发卡和受理网络,不断提升银联品牌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尝试通过技术标准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购等方式探索“走出去”的新模式。

  二是持续完善产品创新与服务体系。中国银联将吸引更多商业银行、手机制造商开展NFC移动支付模式的“云闪付”业务,加快完善非接支付受理环境;联合商业银行推广统一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及相关规则和标准,进一步壮大银联“云闪付”家族,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尽快建立面向银行Ⅱ、Ⅲ类账户的综合解决方案,创新转接清算模式、丰富银联账户内涵。

  三是积极推进各类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国银联将紧随技术革新脚步,推进云计算、区块链、VR/A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与落地;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吸纳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开发者等外部技术力量,助推自身向科技公司、数据公司的转型。

  四是加快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与落地。中国银联将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与电商、政务、医疗、教育、通信、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伙伴探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结合自身积累的银行卡交易数据,形成丰富的数据资源池,并以此为基础,加快研发风险管理、信用评级、精准营销、客户管理、商业决策支持等大数据应用。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7年第2期目录
中国银行卡产业2016年回顾及2017年展望
抓住新机遇 创造新辉煌
行稳致远、聚力致胜,促支付行业稳步前行..
创新与合作:筑造“超越现金”的社会
美国运通:深耕细作,顺“市”而为
插上创新的翅膀 JCB与中国银行卡市场共..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