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8年7月
勇担社会责任,践行普惠金融——徽商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纪实

  徽商银行副行长 慈亚平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并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2016年初,国务院正式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鼓励发展普惠金融。

  作为全国首家由城商行、城信社联合重组而来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徽商银行近年来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发展普惠金融,加快转型升级,在普惠金融渠道、产品、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在区域范围内打造和形成了具有徽商银行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把握大势,明确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性定位

  近年来,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金融同业以及来自类金融机构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业传统的业务和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为此,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研究的基础上,徽商银行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本行战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推进“经营机构下移、服务重心下沉”。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1. 发展普惠金融符合国家、监管机构的政策导向

  普惠金融是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监管要求和履行银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有助于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缓解“三农”、小微企业存在的服务供给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2. 普惠金融市场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通过机构和经营重心下沉,能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的普惠金融实践证明,徽商银行当初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发展普惠金融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促进了业务的发展,为下一步发展普惠金融积累了经验,探明了路径。综上,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既是徽商银行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响应金融惠民号召的重要举措,对徽商银行未来业务转型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二、发挥优势,以创新驱动引领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对于徽商银行这样的传统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既无成熟经验可言,也无现成模式可借鉴。所以,徽商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改革创新。在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之初,徽商银行充分发挥地缘和人缘优势,结合农村和城市地区实际情况,将“创新驱动”作为重中之重,以创新驱动引领业务发展,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创新上,即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机制创新。

  1. 产品创新

  (1)积极创新研发普惠金融专属产品。徽商银行坚持以安徽本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建立本地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体系,提高普惠客群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增大金融产品与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具体来说,一是在县域农村市场,通过产品服务创新满足农村市场客户“存款贵、贷款巧、服务好”的金融需求。徽商银行加大产品和系统研发力度,上线了徽农卡、普惠存单、徽农贷、徽农通、个人资金归集、分档计息、移动发卡等普惠金融专属产品,初步构建了通用产品与专属产品相结合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并利用移动设备,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上门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村市场客户的好评和欢迎。截至2018年3月末,徽农卡累计发卡153.28万张,普惠存单开立67.52万笔,在县域乡镇地区的个人贷款余额244.9亿元,其中徽农贷余额4.29亿元;在行政村布放徽农通金融服务终端127台,服务农村客户50万余人,减免“三农”各类手续费8000余万元,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二是在城市市场,推进社区金融移动化试点,推出家园卡、惠享生活App、惠享付等城市普惠金融特色产品和微抵贷、微保贷、微网贷等系列微贷产品。截至2018年3月末,全行个人经营贷余额260.95亿元,微贷余额11.79亿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金融便民、金融惠民、金融利民的普惠金融精神。

  (2)着力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是有效落实小微贷款投放。对小微贷款单列信贷计划,要求分支行不积压、不占用小微贷款额度,确保信贷投放,通过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落实内部尽职免责制度、在县域机构扩大信贷授权等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切实巩固清费减负成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二是持续推进扶贫小额贷款的健康投放。坚持向“有贷款意愿、有创业就业潜质、有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并在贫困户知晓和参与的原则下,探索进一步完善扶贫各方利益的有关机制,同时加大扶贫贷款产品的研发力度,一方面围绕农业产业化方向,先后推出了针对粮食种业的“隆平贷”和“荃银贷”定制产品服务方案;另一方面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信贷产品,如针对六安茶产业推出“茶谷贷”、针对宿州梨产业推出“酥梨贷”等。三是创新科创企业融资服务模式。针对科创企业特点,有效搭建外部投资机构合作平台,通过“先投后贷,先贷后投”的业务模式,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企业的需求。同时,通过与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局及政府担保平台等合作,创新担保方式,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和风险资金池等增信措施,在充分平衡各方利益、有效防范相关风险的基础上,研发相关创新模式。目前,徽商银行已成功推出青创贷、创新贷等服务科创企业特征明显的创新型业务,积极扶植科创企业成长。

  2. 渠道创新

  (1)创新“三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渠道体系。徽商银行积极创新渠道建设模式,坚持新思路、新模式,没有简单照搬城市地区的网点建设模式,没有搞大而全、小而全,而是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原则在重点乡镇和行政村以及城市社区、小微企业聚集区推进渠道建设。在农村地区构建了县域支行、乡镇徽农支行、村级徽农金融服务室“三位一体”的农村普惠金融渠道体系,在城市地区构建了综合支行、徽民支行、社区/小微支行“三位一体”的城市普惠金融渠道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便捷服务方式打通基础金融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徽商银行还注重线上渠道搭建,着手研发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农产品购销、商品零售、信息发布、交易撮合、支付结算、担保融资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力求找到物理网点和电子渠道、网络金融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渠道服务体系。

  (2)推进机构向县域乡镇、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等地下沉。一是积极搭建以县域支行为核心、县乡徽农支行为依托、村级金融服务站为延伸的“三位一体”农村普惠金融渠道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4月末,徽商银行共设立县域综合支行61家,实现全省61个县(市)全覆盖;设立徽农支行92家,实现全省16个地(市)全覆盖,全省61个县(市)中有39个县设立了徽农支行,农村普惠金融渠道体系已基本形成。2018年,徽商银行将继续在县域乡镇增设网点,计划新设徽农支行6家,预计到2018年末,徽农支行县域覆盖数量将由39个增加至43个。二是持续加大支持皖北振兴力度。截至2018年4月末,徽商银行在皖北地区共设立133家支行,占对外营业网点的32%,其中县域支行18家、徽农支行29家,实现了对皖北地区所有县域的全覆盖。徽商银行在近期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徽商银行2018年机构发展计划》中提出,计划于今年在皖北地区新设网点7家,其中阜阳3家、淮北1家、宿州1家、淮南1家、亳州1家,占全行19家新设网点计划的37%,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徽商银行在皖北地区的网点渠道服务能力。7家新设网点中有4家徽农支行,占全行6家新设徽农支行计划的67%,将有效增强在皖北县域乡镇的金融服务能力。三是稳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网点建设。截至2018年4月末,徽商银行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共设立支行33家,其中城区综合支行11家、县支行7家、徽农支行10家、徽民支行3家、社区小微支行2家,实现了对大别山革命老区10县(区)的全覆盖,同时设有金寨徽银村镇银行,通过“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下一步,徽商银行将重点提升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融服务能力,计划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新设3家支行。

  3. 机制创新

  (1)构建总、分、支“三位一体”普惠金融组织架构。徽商银行自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初就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管理工作,逐步构建了总、分、支“三位一体”的普惠金融组织架构。自2014年普惠金融工作启动之初,总行就成立了徽商银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行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总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工作小组成员,作为全行普惠金融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指导机构。同时,在总行零售银行部下设普惠金融部(二级部),负责普惠金融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工作,基本实现了普惠金融“专班、专员”管理,有效推动了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普惠金融考核体系建设。徽商银行主要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两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责权利统一、激励约束相对称的绩效考评和经营机制。激励机制就是让参与普惠金融业务的所有利益主体都能从中受益,包括当地政府、客户和银行,找到各参与主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提高各方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约束机制就是按照市场化的考核原则,打破平均主义,根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在人员的职级和收入上有所体现,拉开差距,有奖有罚,真正实现“职位能高能低,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此外,徽商银行十分注重人员“本土化”管理,逐步构建了“人随点走”和“属地化”的普惠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徽农金融服务室的银行、乡镇政府、村委会三方选人用人机制,徽农支行工作人员本土化程度达到53.5%,拉动乡镇农村地区就业1000余人。

  徽商银行黄山分行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

  三、顺势而为,打造惠及各方、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新模式

  徽商银行顺势而为,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既为“三农”、小微企业等金融弱势群体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也促进了自身业务发展,促进了经营转型。仅零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末,徽商银行县域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11.39亿元,个人贷款余额244.9亿元,社区、小微、徽民支行储蓄存款余额61.94亿元,个人贷款余额17.51亿元,均取得不俗业绩。

  但是徽商银行更加看重的,还是普惠金融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根据了解的情况看,徽商银行普惠金融取得的成效不仅仅局限于经营业绩,更为推动安徽省乃至全国普惠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有力支持,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金融同业和徽商银行自身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实施普惠金融战略符合政府政策导向,是徽商银行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惠民和美好乡村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客户来说,将银行网点设立在乡镇、农村、社区、小微工业园终端,打通了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客户享受到便捷、贴心、安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对于金融同业来说,徽商银行实施普惠金融,推进网点下沉,进行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对省内其他银行同业触动较大,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同业共同提升服务水平,改善金融环境,实施金融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对安徽省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徽商银行自身来说,为持续发展普惠金融、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积累了经验、探索了道路:一是开创了“小而专”的网点建设模式,通过设立普惠金融网点,实现了网点渠道进乡镇、进社区、进市场,填补了金融空白,建立了与乡镇农村市场、城市社区/园区市场相适应的专业化渠道模式;二是建立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差异化产品体系,针对农村和城市市场研发上线了一批普惠金融专属产品,形成了“适用、实用”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三是建立了市场化、责权利统一、激励约束对称的考核管理机制;四是提升了徽商银行在乡镇农村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徽商银行于2016年1月正式发布了以“徽农”为主品牌,以“徽农支行、徽农金融服务室、徽农卡、徽农贷、徽农通、徽农宝”为六徽子品牌的农村普惠金融品牌体系;五是促进了服务转型,逐步由传统的“厅堂被动服务方式”向“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外拓服务”转变,形成了“高效率、接地气”的服务特色,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

  四、乘势而上,努力谱写普惠金融新篇章

  未来,徽商银行将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的价值理念,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惠民的政策,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最大的热情服务“三农”、小微客户,最大限度地让利于“三农”、小微客户等群体,致力于为“三农”、小微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致力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徽商银行将紧紧围绕客户“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促进“线上与线下、行内与行外、金融与非金融”相互融合,以“渠道、支付、征信、电商”为抓手,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体系,强化渠道建设和平台支撑,打造农村普惠金融生态圈,推进城市社区金融移动化进程,加大微贷产品和微贷技术创新力度,实现普惠金融业务快速、可持续发展。

  大幕已经拉开,精彩正在继续。站在新的起点,徽商银行将继续秉持“创新与管理并重”的理念,在普惠金融事业中继续书写亮丽篇章。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8年第7期目录
中国普惠金融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农业发展银行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光大普惠金融创新,用科技打造新蓝图
邮储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先行者
勇担社会责任,践行普惠金融——徽商银行..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