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20年10月
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建议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业务协调一部副主任 袁 钢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信用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信用卡发卡量稳步增长,受理环境不断改善,交易量在2016年经历了局部短暂回调后保持了上升势头。今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信用卡在传统线下实体商户的使用带来困难和挑战,与此同时也为信用卡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现状

  信用卡业务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近年来,商业银行持续加大客户营销力度,不断丰富信用卡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信用卡业务规模稳步提高。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利率走廊初现端倪。与此同时,信用卡收入对利息的依赖程度较高,个别商业银行尤为明显,收入结构略显不均衡。

  1.信用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拓展发卡营销渠道,通过发挥传统渠道优势、内部交叉营销、与大型互联网集团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客户引流。多家商业银行积极与互联网平台等流量巨头在获客、金融科技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工商银行建立了以“行外引流获客、行内批量获客、合伙人社交获客”为核心的全新发展模式,线上获客占比超过50%;农业银行依托“数据+平台”,加快线上线下的闭环精准营销。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也积极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或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发卡营销力度。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信用卡发卡量和业务规模近年来稳步增长。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56亿张,环比增长0.99%,同比增长6.33%,增速比上年末降低1.45个百分点。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止跌回升。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7.91万亿元,环比增长1.92%;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0万亿元,环比增长3.26%,增速比上季度末增加7.56个百分点。

  2.信用卡产品服务不断丰富

  商业银行深入挖掘客户消费行为习惯,不断丰富信用卡产品类型,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围绕高贡献度客群和时事热点,发行主题卡产品。例如,兴业银行推出兴承世家白金信用卡;浦发银行推出长三角主题信用卡;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针对女性客群分别推出女性信用卡光芒系列产品和美丽女人信用卡系列产品,满足女性群体对品质生活的更高需求。二是大力推进信用卡分期业务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分期产品类型不断丰富。除个别刚刚开展信用卡业务的银行外,大部分银行推出了包括商户分期、消费分期、账单分期、现金分期在内的分期业务产品。分期业务的期数主要有3期、6期、9期、18期、24期、36期等,能够较好地满足各类型客户需求。此外,招商银行还推出了2期和10期的账单分期产品,进一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分期需求;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了自动分期业务,支持客户一次性设置,后续自动分期。三是根据行业自律管理要求,积极为持卡人提供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根据主要商业银行的反馈信息,绝大部分银行向持卡人提供了容差还款、还款宽限期、更改账单日等服务。四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支持复工复产,为疫情防控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为受疫情影响的持卡人或商户提供延迟还款、费用减免等信用卡优惠措施。

  3.信用卡利率走廊初现端倪

  在监管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信用卡利率走廊逐渐形成。2016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信用卡透支的计结息方式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政策出台的目标是稳步推动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市场化。根据21家商业银行的反馈信息,除9家银行仍按日息万分之五计收透支利息外,其余12家银行在透支利率下调方面均进行了有益尝试,其中,1家银行对部分资质较好的持卡人实行8~9折优惠利率,3家银行以随机挑选的方式试行7折优惠利率,其余8家银行在综合考量客户用卡特征、资信等级等后选择部分优质客户实行7折优惠利率。从市场实践来看,信用卡透支利率走廊的雏形已经形成,为下一步继续将市场化推向深入提供了经验。

  4.利息类收入依赖程度较高

  当前,信用卡业务利息类收入占比较高。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整体收入结构来看,2019年,信用卡利息类收入占信用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0.83%,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较为稳定;利息类收入中,透支利息收入与分期手续费收入旗鼓相当,各占一半左右。不同银行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个别银行利息类收入占比较高,超过8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收入结构略显不均衡。

  受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改革的影响,交换费收入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提升明显,2017年以来提高了大约6个百分点,2019年占比约为16.22%;相应地,由于收单端市场化的影响,收单服务费收入占比下降明显。交换费和收单服务费收入占比的此消彼长,主要是由于2016年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改革的实施。首先,信用卡交换费费率为交易金额的0.45%且无封顶限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信用卡交易量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取消房产汽车类和批发类商户的封顶限制也提升高了发卡银行的分润水平;其次,商业银行兼具发卡和收单双重功能,在商户结算手续费率谈判中出于综合考量,存在对部分优质商户实行优惠定价的情况,导致收单服务费整体占比下滑明显。

二、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信用卡产业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信用卡刺激消费、便利百姓生活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信用卡产业依然面临较多问题和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受经济环境影响明显的信用卡产业也带来了显著影响,餐饮、旅游等部分传统行业受疫情影响明显,对信用卡交易规模带来了负面影响。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卡行业风险压力

  信用卡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周期性,信用风险、欺诈风险等综合风险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对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以及发卡银行稳健经营构成挑战。

  一是受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影响,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进一步调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信用卡作为社会大众零售消费的重要支付工具,虽然有风险分散且单户交易金额较低的特点,但是仍然面临信用风险上升带来的压力。尤其对于将小商户经营者作为重要客群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政策调整对小微商户带来冲击,进而导致相应持卡人的还款能力受到影响,如果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或贷后催收不到位,容易加大信用风险敞口。同时,随着P2P网贷和现金贷等互联网金融的退潮,民间融资、小贷公司等外部输入性风险加速向信用卡领域聚集传导,信用卡客户高共债和多头借贷风险凸显。

  二是欺诈风险防范难度增大。随着支付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信用卡欺诈风险由原先主要集中于交易层面,向开户、绑卡、交易等各业务环节渗透,部分银行、App应用开发方等产业链参与主体由于风控意识不强或技术水平限制频繁遭受攻击,个别机构由于业务规则和系统存在漏洞,欺诈风险防范压力依然较大。

  2.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健全

  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信用卡业务相关的部门规章,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导致不同规章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不同部门的监管标准也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灵活性。

  一是国内信用卡产业缺少配套的专门法律法规。目前,信用卡行业主要有《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是没有专门的信用卡产业配套法律。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制度,对于因信用卡安全问题和信用卡犯罪问题引发的司法同类诉讼案例,在不同地区、不同法院甚至出现了多种审判结果,而根源就在于多重法律法规存在分散性,同时很多条款交叉重叠,导致司法认定时政出多门,缺乏针对信用卡业务的实际可操作性和统一性。

  二是对传统银行和从事类信用卡业务的企业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卡产品的灵活性。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互联网平台、小贷公司也从事类信用卡业务,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与信用卡功能相近,形成对信用卡的直接替代,对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构成冲击。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受到的监管限制更多。例如,商业银行在面向客户发卡时,必须落实“亲访亲签”原则,在向学生核发信用卡时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信用卡在刷卡消费时需要遵循监管部门制定的价格体系等,而互联网公司的类信用卡产品则基本不受限制。部分互联网企业对于客户的准入门槛低,审核不严格,借贷信息不共享,导致部分客户出现过度借贷、重复授信的问题,或将给整个消费金融领域包括信用卡产业带来外部风险。

 3.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略显不平衡

  在信用卡收入结构中,利息类收入占比超过70%,大部分银行都处于这一水平,信用卡业务收入主要依赖利息类收入,形成对利率的较强依赖。信用卡产品的中间业务收入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交换费收入、收单业务服务费收入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较低,这一点与我国收单业务服务费水平较低有关。信用卡交换费费率在0.45%左右,收单服务费费率更低。在优质消费信贷客户需求已被深度挖掘的情况下,我国信用卡产业急需拓展基于支付和满足真实消费信贷需求的差异化、综合化经营方向,探索发展轻资本业务,开拓收入来源,降低综合成本,缓解作为顺周期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过度依赖。

  4.信用卡套现问题需持续关注

  我国信用卡收单业务手续费费率较低,客观上给信用卡套现行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导致信用卡套现行为较为常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套现成本远低于直接贷款成本,在我国现行的刷卡手续费价格体系之下,不法分子通过套现获取银行资金,按照免息期60天计算的话,资金成本年化利率在5%左右,远低于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资金成本。二是单一的收单业务利润较低,对于以收单业务为主营业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而言,纵容甚至协助套现是迅速提升收入的捷径,而且在现有的法律约束框架下,违法违规成本相对较低。三是部分商业银行过于追求发卡规模、交易规模等指标,降低信用卡申领门槛和授信审批标准,致使部分不符合信用卡申领标准的客户获得授信。四是非银行支付机构在上送交易信息时,存在不上送二级商户信息甚至变造交易信息的情形,为发卡银行监测信用卡套现行为带来困难。

  5.信用卡利率水平因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而承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提出以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以2020年7月一年期LPR的4倍15.4%为例,调整后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正好介于信用卡利率走廊中间位置。考虑到部分逾期还款客户除利息之外,还要支付一定金额的逾期还款违约金,商业银行向部分持卡人收取的年化息费之和或高于该上限。虽然《规定》开篇即明确表示,不适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但是,从近年来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司法判例来看,各地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候,往往会参考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信用卡业务作为典型的借贷业务,目前的透支利率水平依然承受较大压力。

三、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建议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海外疫情的扩散蔓延,在给人们的生活交往带来不便、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给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创新带来新的机遇。线上医疗、线上教育、线上娱乐、远程办公等与“数字世界”有关的领域在疫情期间被全面激活。信用卡产业应抓住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优化信用卡产业法律法规顶层设计,加强产业各方的沟通合作,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赢得先机。

  1.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金融科技应用

  信用卡产业应抓住疫情后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数字拓客和数字风控,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赋能商户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等相关企业的协同合作,挖掘行内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扩展获客渠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为客户精准画像,挖掘客户潜在需求,推出针对性较强的信用卡产品和服务,激活存量客户并提高优质客户黏性。二是提高内部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水平,理顺内部总分行之间、前中后台之间的权责关系,打造与贡献度相匹配的利润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利用自身金融科技优势,以信用卡和支付服务为切入点,为商户数字化转型赋能,持续拓展特惠商户,建设良好的用卡环境,提升客户用卡体验。四是优化信用卡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整体收入中的比重,打造基于“支付”的轻型资产业务模式,降低收入对于经济周期和利率水平的依赖程度。

  2.优化信用卡业务顶层设计,支持业务创新

  汇聚产业智慧,发挥产业合力,优化信用卡业务法律法规顶层设计,为信用卡业务创新发展、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推动完善信用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对信用卡各类业务活动设定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使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有法可依。二是注重“穿透式”监管。对于同质化的业务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在亲访亲签、学生信用卡核发、征信系统查询等方面设定统一的监管标准。三是加大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议以审慎试点的方式支持新技术推动下的业务创新。例如远程授信、远程开户模式虽然与现有监管规定有冲突,但方便了公众接受金融服务,提升了客户体验,也促进了银行业的转型升级,疫情期间产业各方的诉求更为强烈。建议借鉴“沙盒监管”的方式,允许合规经营一向较好的银行在限定地域、限定客群和限定金额范围的前提下进行试点,为银行新业务模式的创新、新型技术的运用提供一定的试错空间,并划定一定风险边界,视业务风险情况进行放宽或收紧。四是建立完善打击信用卡跨境诈骗的协作机制。近年来,跨境伪卡欺诈尤其突出,且银行对于跨境欺诈的调查取证追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加强联系磋商,共同制定打击信用卡犯罪和确定网络银行风险责任的国际规则,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等途径,在取证、追缴赃款和对犯罪分子的追缉、引渡、遣返等方面进行协作。

  3.加强产业各方沟通和热点问题合作研究

  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凝聚产业各方共识,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推动行业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和征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行业协会、市场主体、监管机构等应加强沟通交流,围绕信用卡产业热点焦点问题加强合作研究,对国内外宏观形势、行业发展动态、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手段等及时开展交流分享。二是推动建立更加完备的征信体系,强化风险信息共享。促进银行之间,银行与司法、人社等部门共同建立信息管理与互动机制,共享信用信息资源;推动征信机构将信用卡客户在互联网金融和其他贷款公司发生的风险暴露信息也纳入征信不良信息推送范畴。三是持续完善行业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如小贷等共债信息以及欺诈、中介黑名单等信息,组织同业共享信用卡逾期债务人中的失联人员信息,建立健全社会及行业间防范信用卡风险的联防机制。四是加大公众信用卡业务宣传教育力度。整合银行资源,统一规划,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宣传工作,重点对信用卡套现和违约还款的法律知识、个人信用知识、个人隐私保护、信用卡支付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推广。

  4.深入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改革

  2016年,人民银行在充分听取有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分步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打造了信用卡利率走廊,为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了一定经验。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总结信用卡利率走廊管理的经验,研究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和条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顺应利率市场化趋势,改革制约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深入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20年第10期目录
共话信用卡行业发展之路
2020年上市银行半年报之信用卡专题解读
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建议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