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20年12月
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张璇

  2020年,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但我国支付清算市场未被逆风所阻,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开放,在开放中吸取力量,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助力实现内外市场连通、要素资源共享,积极参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面对新冠疫情大考,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与世界同业的交流互鉴、合作共治,在推动跨境商贸开展、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支付体验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走出去”不断深化

  2020年以来,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服务类型不断丰富,系统功能持续完善,覆盖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有近千家金融机构加入,跨境人民币在海外落地场景与应用体量不断增加。2020年11月3日,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上海票据交易所开发上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跨境报文传输系统建设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我国经济国际循环空间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境外及港澳台地区消费者的境内支付体验不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进一步推进,“云闪付”App和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产品覆盖大湾区公交、地铁、菜市场、超市等更多便民场景,促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和用户消费体验提升,加快消费数字化发展,助力提升中国支付的国际影响力。2020年11月5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银联旅行通卡,让短期入境人士充分享受中国移动支付的便利。

  今年以来,银联卡境外发行和海外受理不断加速,截至2020年6月末,银联网络实现亚太区域90%、欧洲66%、美国80%受理覆盖;境外6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银联卡1.39亿张,“一带一路”沿线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银联卡业务。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出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电商收款服务。蚂蚁金服集团在跨境支付领域向全球开放合作,截至2020年6月末,超过200个境外国家和地区支持通过支付宝进行线上支付。

  在开放的同时,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努力赢得在全球支付产业变革中的主动权。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国际航旅、留学等线下支付场景带来较大冲击,加速了跨境支付线上化、数字化趋势,我国支付清算服务组织顺应形势,积极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多方安全计算等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反洗钱、反欺诈、风控和用户体验等领域的应用,为跨境商家提供营销、物流、运营、风控等综合服务。疫情期间,支付机构整合产品链上下游信息和资源,提升资金周转效率,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支持,助力疫情防控和跨境贸易发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试点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收付、质押物凭证等多种信息共享协作,跨境金融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疫情发生以来,境外赌场、赌博网站加大了对我国公民的招赌力度,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危及我国公民资金安全。支付清算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加大跨境赌博资金链整治力度,强化对支付渠道和账户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消费者教育和警示活动。2020年4月,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在跨境支付场景中非银行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结算业务备付金的监管要求;5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四部门共同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将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推动完善创新领域金融监管规则,研究建立跨境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盒”;6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防范收款码被不法分子用于跨境赌博收款等风险。跨境支付领域穿透式监管、一体化监管、全流程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为支付清算服务更加高质高效“走出去”提供保障。

  “引进来”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0年,境外银行卡清算机构、支付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展业迈出新步伐,共同参与双循环格局构建。2月,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审查通过了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6月,美国运通在华合资子公司连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通公司”)获批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8月,连通公司在中国境内正式开始商业运营,与包括中国国内16家主流银行、3大移动支付头部平台和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内的首批合作伙伴分批稳步有序地开展银行卡清算业务。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深圳依法合规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11月,上海在《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内资和外资机构依法申请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参与国内人民币银行卡清算市场”。

  通过开放可增强国内市场对全球优质资源的吸引,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规则,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水平,提高市场效率。

  开放中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支付清算市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实现全方位开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走出去”的竞争力和“引进来”的吸引力。

  一是支付清算服务组织境外展业政策环境更加复杂多样。支付清算机构“走出去”需要适应全球市场中多样化的政策环境,境外地区的管理政策、形式和合规要求与境内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反洗钱要求和处罚力度普遍高于境内,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和贸易保护政策严格,政策朝令夕改时有发生,中美贸易战等也给跨境商贸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和冲击,制约着支付清算产业“走出去”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境外支付服务成本更加高昂,比较优势有待培育。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支付清算服务组织面临不同地区节假日不同、时区不同、交易习惯不同、语种不同等问题,在商户拓展、技术维护和日常服务等方面面临更高的成本,降低了展业能力和参与度。

  三是跨境支付交易合规水平有待提升,易被网赌、色情、欺诈等犯罪分子利用。部分境外地区对电子货币支付牌照管理相对宽松,账户机构对个人用户的实名制要求比较宽松,甚至设立收单机构也无需持牌,身份冒用、伪造交易成本较低,交易真实性存疑,资金来源合法性缺乏保障。部分境外地区欺诈和盗刷活动猖獗,欺诈率较高。部分场景下跨境交易存在资金信息链路不透明、不匹配、不可控等问题,跨境支付服务可能成为犯罪团伙实施赌博、欺诈、色情、传销等非法行为的资金通道。

  续写中国支付创新发展故事

  目前,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坚定推进、支持和参与全面开放,通过“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和治理,通过“引进来”汲取更多的发展动力,续写中国支付高速创新发展的故事,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在开放大局中,我国支付清算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多元化将得到有效提升,推动国内机构加快支付产品、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行业自律组织将有更多场景和机会发挥服务和监管支持作用,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多地形成行业合力,降低单打独斗的风险和成本,提升行业整体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水平。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跨境资金的流动将更为频繁,非法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更加突出,需推进跨境监管合作,加强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做好监管安排和风险隔离,防控外部风险冲击,提升开放环境下的合规管控能力。

  随着双向开放步伐的加快,我们将有更多机会了解和借鉴海外机构在风险管理技术、理念、规则等方面的优势,加速补齐技术标准、业务规则等方面的短板,提升监管规则和业务标准的数字化、国际化程度;加快国际化背景人才的培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抓住全球化移动支付标准体系建设的窗口期,积极融入国际支付清算行业业务规范和技术体系建设,实现规则标准等层面的国际整合接轨,提升我国支付清算行业的自主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国支付清算行业与国际同业将在区域大市场中实现更加高效的交流合作,进入相关市场的障碍和壁垒将大大降低。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应把握中国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历史机遇,顺应区域联动趋势,深化与国际同业的差异化竞争与合作,积极发挥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领域的作用,提供高效安全的跨境资金清算结算汇路,满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支付清算需求。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20年第12期目录
信用卡行业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信用卡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速
降本增效,精细运营——2020 年银行信用..
2020中国数字货币的风与云
支付行业创新之路:博弈监管空间还是主动..
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互联网贷款监管新规及对信用卡行业的影响..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