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18年5月
以IT云化和服务融合为手段 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廖文旭

  本文探索的解决方案是以IT云化和服务融合为手段,由银行构建供客户使用的公有云平台,引导客户IT基础设施和日常经营管理向公有云平台迁移,以“场景+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银企直联式服务,提升普惠客户信息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水平;同时,在客户授权情况下,银行从源头获取更加实时、多元的企业经营行为数据,挖掘分析以供精准营销、定价、风控,提升普惠服务精准性,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风控能力。

  普惠金融服务的难点在于因缺乏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而导致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无法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使得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积极推进数据资源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夯实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本文探索的解决方案是以IT云化和服务融合为手段,由银行构建供客户使用的公有云平台,引导客户IT基础设施和日常经营管理向公有云平台迁移,以“场景+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银企直联式服务,提升普惠客户信息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水平;同时,在客户授权情况下,银行从源头获取更加实时、多元的企业经营行为数据,挖掘分析以供精准营销、定价、风控,提升普惠服务精准性,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风控能力。

  一、“互联网+”浪潮下企业需求变化趋势

  在近两年“互联网+”浪潮下,企业业务经营呈现“大融合”的趋势,主要体现在链化的“产业融合”、场景化的“服务融合”和IT云化的“IT融合”。

  (1)“产业融合”催生互联、协同的“链化”需求。随着企业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企业与企业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包含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在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企业边界的助力下,大型集团企业对上下游企业链的关注和管理意愿越来越强,中小微企业也更愿意以开放的心态融入到行业生态链中,共享行业发展、共担行业风险。因此,各类企业更加关注包含资源、资本、产业链等要素的社会化商业模式,对供应链的信息互联互通、产业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开始向企业内、供应链内的交易、生产、业务、财务、协同数据挖潜,寻求数据驱动、智慧运营的社会化开放式“链化”运营服务。

  (2)普惠金融“场景+服务”需求高涨。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经营模式的颠覆和重构,“场景+服务”模式的便利性深入人心,企业日常经营涉及的ERP(包含进销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订单管理、财务管理等)、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任务协同管理等)、MES(生产过程管理)、资金管理(收付管理、报销管理等)、OA(邮件管理、考勤门禁管理等)等各类服务,如何有机地在经营场景下嵌入融合,是“以企业为中心”思路下企业的根本诉求,也是企业调动内部资源更好地参与到“链化”产业融合的基础保障。针对此诉求,大型集团企业凭借其自身强大财力,通过采购高端ERP软件、资金管理软件等,并与银行实现银企直联,依托自身技术或外包定制等方式,达到了较高的场景化服务水平。对于中型及以下企业,只能实施部分或无“服务融合”,资金管理方面体现为通过网点柜台或登录企业网银、掌银、客户端等方式使用银行存、贷、结算、信息等服务,但其寻求“高服务融合、低成本付出”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3)借助“IT云化”降低IT基础设施及运营成本。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IT基础设施支持模式也悄然从自建自运营向云化转变,云模式服务生态逐渐形成,主要体现在:供给侧方面,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厂商快速发展,计算资源扩展、安全认证体系、客户服务体系等日渐成熟;需求侧方面,以“轻资产、重服务”类企业为先锋,以“重效率、重协同”类企业为后继,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到IT门槛低、投入成本低、创新互联灵活,将IT基础设施转移到了云平台上。以国内某主流云服务商为例,截至2017年底,该云服务商已有近100万企业将其全部或部分业务的IT基础设施转移到其云平台,IT云化趋势逐渐形成。

  二、第三方软件服务商的服务整合实践

  包括银行、互联网厂商、ERP软件商、协同软件商、资金管理软件商等在内的服务商,近年来纷纷发力,将重点放在跨平台产品的服务集成上,旨在争夺企业线上服务门户,最大限度地获取企业流量、行为数据沉淀,利用服务整合集成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量。

  (1)以互联网厂商推出的阿里钉钉、Teambition为代表的办公协同、订单管理类服务,将视角放在了公司内部任务管理以及企业间的订单协同管理上。

  (2)以用友、金蝶、浪潮为代表的ERP软件商推出好会计、智慧记、易系列等产品,实现会计记账、进销存管理与账务处理的全面融合,打通企业商贸业务场景。

  (3)以拜特、九恒星为代表的资金管理软件商推出的跨行资金服务,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为客户提供多银行账户资金统一视图和统筹管控。

  (4)以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为代表,与ERP软件商合作,将基础金融与企业业务管理功能融合,提供延伸的企业OA服务,拓展银行服务的综合属性。甚至一些银行搭建小微企业云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专门的代账ERP、云会计等记账服务。

  三、夯实数据基础,构建普惠金融经营管理生态服务圈

  以“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为思路,顺应企业服务融合、产业融合、IT融合的诉求和趋势,“以客户为中心”,提出小微企业服务升级总体思路构想:银行构建对客服务的公有云平台,以开放的原则遴选引入第三方软件工具,将银行金融服务以“场景+服务”的模式内嵌入功能场景中,打通引入软件工具间数据交互通道,构建完整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生态服务圈,为普惠客户提供一站式SAAS服务体系,引导企业IT基础设施和日常经营管理向公有云平台迁移,实现资源服务共享,构筑合作共赢的普惠金融生态圈。

  (1)搭平台、引服务。银行搭建开放的公有云平台,定位于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SAAS服务,以开放的原则遴选引入一系列市场主流、客户占有量大、客户体验好的第三方软件工具,在公有云上为客户搭建一套可支持日常经营管理服务的系统集,其中基础服务包括订单管理、协同管理、会计记账、财务管理、OA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增值服务包括税务管理、法律咨询、交易对手征信服务、财务预测、信息咨询等。

  (2)嵌场景、建生态。针对引入的一系列软件工具,以“开放、合作、互联、共赢”的方式做好接口规范和管理,打通软件间数据交互通道,消除不同软件工具间的数据壁垒。并将银行金融服务接口以“场景+服务”的模式内嵌入功能场景中,以银企直联的思路逐步打造完整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生态服务圈,提供一站式SAAS服务体系。同时,云平台支持与核心大企业进行接口对接,在小微企业授权下向核心大企业提供供应链间订单等协同信息的实时交互,提升产业融合能力。

  以上是构筑普惠金融生态服务圈的构想,作为引领者,商业银行具备品牌和客户优势、IT技术托管优势、集合议价等优势。

  (1)品牌和客户优势。首先,与其他软件服务商相比,商业银行在网点和客户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我国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而大部分在县域,因此银行在满足客户产业融合的“链化”趋势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其次,银行有大量的存量对公客户,这对于第三方软件厂商来说是巨大的市场,也是其与银行合作共同服务老客户、扩展新客户的基础;随着客户引流越多,越有利于发挥产业链上企业集群的优势,链上的“产业融合”效用才会更加明显。同时,在现有的网点、客户服务体系下,引入第三方软件厂商后,可构建以网点为支点,包含第三方、客服、公有云运维等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对企业(尤其在县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2)IT技术托管优势。一方面,银行有一只具备高水平的IT服务支撑能力的技术队伍,可构建随需应变、灵活调度、集约使用的云计算平台,可实现对异构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可完成与银行系统对接交互,具备高服务等级、高灾备保障的能力。另一方面,相对于第三方软件厂商,银行商业信用更胜一筹,小微企业更加放心迁移到银行公有云。

  (3)集合议价优势。传统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针对企业可能需要的ERP、CRM、MES、OA管理诉求,需逐个与对应软件厂商商谈引入,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且软件工具间信息交互能力弱,服务割裂严重;而公有云建设通过采取与第三方软件厂商合作共赢的模式,批量集合议价,以标准服务和增值服务相结合,为企业提供较为完整、易用的信息化工具,大大节约小微企业信息化成本。

  同时,构建普惠金融生态服务圈也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多方面挑战:一是将焦点从传统银行业务转移到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研究上来,成立专门业技联合团队推进相关软件服务商的遴选、服务引入实施和商务合作事宜;二是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公有云建设,公有云平台需具备普适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满足各类服务快速接入,满足大部分企业经营需求,支持少量个性化迭代实施。

  四、深化数据运营,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践

  通过搭建公有云平台,构造合作共赢的普惠金融生态圈,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一方面低成本营销普惠金融客户,实现服务增值,另一方面降低商业银行信息甄别成本,提高对客融资效率和风险识别能力。

  (1)低成本营销普惠金融客户,实现服务增值。通过为企业提供日常经营行为的软件服务,可实现客户日常行为数据、进销存数据、财务数据的沉淀。在企业授权的前提下,银行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云平台存储的普惠金融客户的交易行为与信用状况等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并向企业推送专业金融解决方案,实现存量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精准营销,提升对客服务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进行价值挖掘,实现客户分层,精准定位普惠金融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2)降低信息甄别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在企业授权的前提下,通过对云平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资源的采集和分析挖掘,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降低了商业银行信息甄别成本,并提升了信用计算效率,通过构建分析模型,自动核算企业的信用额度,并监测企业经营状况,实现线上自动授信、自动审批,提升信用管理效率,极大地推动了金融资源的跨区域配置能力。

  (3)升级风控手段,智能化防范金融风险。通过不断优化信用数据仓库建设,对平台用信企业的日常经营数据进行实时跟踪,自动识别客户信用状况,有效地识别潜在风险,做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早预防,提高贷前、贷后风险控制能力。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18年第5期目录
科技赋能金融创新 普惠金融智慧转型
以IT云化和服务融合为手段 全面提升普惠..
银行业科技赋能展望
网点智能化助力普惠金融新发展
新一代互联网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实践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