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19年6月
布局生态,拥抱场景, 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 忻怡

  开放银行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拐点,而是为了解决自身瓶颈的一种创新模式。开放银行的技术标准制定与技术路线实施并不是最大的难点,更多银行正在积极探索的是如何由0到1地引入“生态”这一理念,如何积极响应监管动态,在新金融业态下打造全新经营模式,如何结合自身现状与业务发展目标,内化出个性化、特色化的开放银行构建路径、推行战略及检验标准。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的全面推广,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在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数据,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4.8%。我国居民逐步形成了“手机优先”“网络优先”的行为习惯,衣食住行依赖各类移动App。调查显示,近59%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金融领域的相关信息,使用财经网站的人群占比紧随其后,而传统纸媒的使用率已降至不足5%。伴随生活习惯的改变,大量金融服务需求产生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但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无法在第一时间、第一触点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科技手段逐步推动业务模式与场景服务升级,对金融市场活力与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类金融科技企业应运而生,抢占了大量传统银行的客户资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2018年,互联网理财与互联网信贷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5.3亿、2.4亿人次,互联网支付高达5.7亿人次。

  各家银行顺应产业格局调整趋势,纷纷着力布局,在全行战略层面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未来,银行间的竞争主场不仅局限于线下网点,更多地将是在手机App端构建的数字化场景中。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1.银行自身面临业务格局调整

  从银保监会近几年公布的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来看,银行业资产及负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与此同时,资产利润率及资本利润率持续下降。虽然国务院于2015年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取消存贷比75%的红线规定,但银行利润增长仍旧受限,金融生态清理整顿的一系列监管新政导致银行资本扩充,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落后于资本的增长速度。

  银行自身也面临业务格局调整:

  (1)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相关政策导致银行息差收入减少,利润水平降低,无法依靠传统的规模效应完成盈利目标,对经营管理、产品创新、差异化定价、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能力提出更高挑战。

  (2)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把控,零售业务由于其市场潜力巨大并且风险分散,成为银行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点布局方向。金融新常态下“得零售者得天下”这一观念的盛行,使得零售业务的比重逐年攀升,从各家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中就可窥得端倪。以平安银行为例,2018年零售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达到了53%,净利润占比达到了69%。

  (3)《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并提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需要增长30%以上。

  2.数字化转型已在路上,布局生态、拥抱场景的开放模式势在必行

  无论是为了迎接机遇与挑战,还是调整自身格局,银行都需要对传统经营模式与业务结构进行升级完善,尤其是零售业务与小微业务占比的提升,将对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客户运营成本带来多重压力。在此背景下,银行需要拥抱趋势大胆变革,探索自身转型之路,以应对各类挑战。

  现阶段,在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前提下,大部分银行均将传统线下业务线上化,尽可能地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同时,结合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从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质效、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服务体验等多方面尝试创新。数字化转型已在路上,结合互联网化的思维理念,进行业务模式的开放创新势在必行。银行要想更好地读懂用户,就需要融合生态,“跨界”地进入产生金融需求的各类生活场景中发掘商机,从业务底层逻辑进行创新,寻找经营模式新突破。

  二、开放银行是什么

  1.国外开放银行的发展

  从2016年开始,欧盟先后更新了《支付服务指令》即PSD2,并通过了新版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引领全球开放银行趋势。2016年3月,英国对外发布《开放银行标准框架》,并持续推动开放银行的标准制定与落地,英国前九大银行均加入开放银行目录,在客户授权后与生态方共享客户、账户数据;2016年1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联合新加坡银行协会发布APIPlaybook(API指导手册),推动建立数据共享生态区,提供400+个API接口,多家银行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开发者中心;到2018年,澳大利亚已完成开放银行监管框架的制定并已明确实施计划,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发布了银行业开放应用程式介面框架咨询文件,将API分为四大类型并分别制定实施计划。综上所述,境外开放银行由监管机构出面推动,主要目的是重申数据所有权、打破寡头垄断、促进金融创新,银行被强制要求对外开放、共享部分客户数据。

  2.中国的开放银行

  不同于境外开放银行的“监管驱动”,国内银行更多由“目标驱动”对外开放能力。开放银行作为一种创新手段,通过共建共享共赢的生态圈,实现金融科技赋能,帮助银行更好地完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通过开放API,对外输出银行底层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与生态方合作,共同打造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与整体满意度;通过将生态作为重要渠道进行获客触客,借助其流量产生规模效应,提升获客质效;更重要的是,开放银行通过与生态场景结合,转换布局思维,从根本上推动银行能力开放、场景结合、产品设计与模式创新。

  三、银行如何实现开放

  1.积极布局生态

  开放银行的顺利实现与推广无法脱离生态,因此建立健康完善的生态体系至关重要。无论使用以下哪种方式,银行都需要尽快探索并落实一套适合自身特色的生态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筛选、管控生态合作伙伴,还能促进生态方发挥自身产品、服务优势,反哺行内权益体系,实现银行与生态的双赢局面。

  (1)“财大气粗”,自建生态:通过股权投资、联营或并购,自建生态,由银行全权控制生态圈模式,确保完全符合自身业务特色,保持独特竞争优势。但该模式前期投入较大,风险偏高,并不适合中小型银行。

  (2)寻找伙伴,“抱团取暖”:通过战略联盟构建行业级、区域级生态圈,通过与联盟成员排他地共享资源,深入合作,达成共赢。但该模式涉及联盟内资源共享,如客群、数据的交换或共享,是否符合监管要求,能否达成共赢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商业合作,融合共赢:该模式目前比较常见,即通过互联网平台导入流量,联合提供场景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银行在该模式下容易“被管道化”,需要尽早明确自身特色,积极进行品牌推广。

  2.对外开放服务

  境外开放银行以银行开放数据为主,监管规定只要得到客户授权,银行就需要对第三方开放客户数据,而在中国,银行对外开放的是自身金融服务能力。

  (1)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致力于打造API开放平台,对外输出多类金融服务接口,覆盖多个场景。

  (2)以上海华瑞银行和微众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将场景化金融服务以SDK工具包的形式,嵌入合作伙伴App等各类场景中,寻找客户,服务客户。

  (3)以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将自己的金融科技产品通过SaaS云服务的形式对外输出。

  3.构建五维能力

  实现开放银行不仅需要进行IT转型,还需要银行从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架构体系、工作思维、人员能力等方面完成转变。

  (1)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夯实基础平台,打造开放能力,有效支持多租户、高并发,并满足各类上层应用需求,快速融入、嵌入各类生态场景。

  (2)组织结构优化:从组织结构、人员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加强全行对开放银行的文化认同感,将传统的项目思维转变为产品思维、场景思维、生态思维。

  (3)客户旅程再造:实现线上、线下的多触点融合,再造客户旅程,有效形成触客、营销、风控、运营的完整闭环,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体验。

  (4)生态互联网化运营:寻求与生态的全新合作模式,让生态方的特色产品与服务反哺行内权益体系,完善、充实行内个性化增值服务能力;采取互联网化的客户运营模式,收集各类运营指标,及时调整产品及策略;综合考虑开放银行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重塑风险管理与监控体系。

  (5)场景化金融:模糊金融与生活场景的边界,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时空限制,基于生活场景设计金融产品,通过反馈随时进行动态调整。

  开放银行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拐点,而是为了解决自身瓶颈的一种创新模式。开放银行的技术标准制定与技术路线实施并不是最大的难点,更多银行正在积极探索的是如何由0到1地引入“生态”这一理念,如何积极响应监管动态,在新金融业态下打造全新经营模式,如何结合自身现状与业务发展目标,内化出个性化、特色化的开放银行构建路径、推行战略及检验标准。

  虽然开放银行的概念起源于欧洲,但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将通过战略布局、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全面创新,助力银行回归金融本源,普惠大众。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19年第6期目录
关于开放银行在香港发展的思考
构筑开放生态:打造Bank 4.0时代商业银行..
建设开放银行, 加速推进科技金融战略
开放银行的百信模式
打造数字化“甲胄” 搭建多商业生态共享..
把握风险底线,推进开放银行建设
布局生态,拥抱场景, 建设具备“中国特..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