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1年2月
金融科技多维赋能 驱动区域银行数字化转型

  

  吉林银行首席信息官 邹帮山  

  当前,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综合应用,金融科技已成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在此背景下,吉林银行作为吉林省内最大的法人银行,审时度势地提出“打造一流数字银行”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的内生驱动力,推动产业生态发展,助力“数字吉林”建设。

一、金融科技多维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在东北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来自内外部的经济金融形势压力,区域性银行如何发挥金融科技效能,提升经济振兴和增长的潜力与动能,是值得深切思考的重要课题。

 1.金融科技:经济驱动的天然动能

  2017年,国际权威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对金融科技做出明确的定义,明确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包括新的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服务流程以及新的金融产品。金融科技的内涵丰富,既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内涵,同时又是一种技术创新或者金融创新,金融与科技融合的一种创新。

  金融科技的发展,是金融与科技两者之间交替融合和创新提升的一个过程。这个融合过程中既覆盖了生产力,也覆盖了生产关系。金融科技是生产力,金融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金融科技具有天然的协同性,这种协同性和适配性跟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良性互动,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契机,秉承“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理念,依靠“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思想,顺应金融科技和企业需求变化,发挥金融科技的天然属性,推动经济发展。

  2.金融科技:立体分层,多维赋能

  按照冰山模型对金融科技的创新模式进行剖析及立体分层,从下到上可依次把金融科技的发展内涵分为三个逻辑层面:底层是基础设施层;中间层是模式层,具体为模式的创新;顶层是产品和服务层,这也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基础设施层,无论是金融的基础设施,还是科技的基础设施,都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这些基础设施的能力体现了金融科技的技术支撑能力,尤其是结合当下推广新基建的过程中,各省都有类似的或者说相应的规划措施出台。在新基建的背景下,打造核心的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对于整个企业、产业未来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资产引入到生产力要素,从而带动新一轮基建的标志性变革。

  中间层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是通过金融和科技的融合产生出新的业务模式,比如说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等。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如果与产业结合,包括产业互联网,产业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产生出智能柔性制造等等一系列新的产业模式。

  顶层不是简单的产品和服务,它覆盖了供需两端,包括B端的赋能、C端的服务体验的提升等等,尤其是在一些创新领域,包括零售端的一些创新。

  金融科技在立体分层模式基础上开展多维赋能:

  在第一产业,要构建绿色生态农业,离不开互联网,也离不开区块链技术。东北地域广阔,土壤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粮食基地。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耕地面积4.49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19%。2019年东北三省人均粮食产量1.28吨,粮食总产量1.38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8%。面对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可追踪性,因势利导,借力施力,以此建立信任机制,实现绿色有机生态商品的追踪,可以极大提升商品的认知度。

  在第二产业的产业供应链领域,金融科技依然大有作为,借助产业互联网,通过产业供应链来提升整个基础工业内涵和基础工业的产业升级,非常重要且前景广阔,结合“项目制”营销模式,聚焦“圈、链、园”,通过产业供应链、大数据等手段,探索建立高效、风险可控的小微业务经营模式,更好地实现从1到N的产业拓展,发挥其核心价值。

  在第三产业,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消费者,强调要做数字化转型,通过金融科技提升线上的服务能力。在东北振兴发展中,东北地区利用自身区域优势积极融入并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中俄、中蒙、中韩以及中日对外经济和产业合作的平台和前沿阵地。这就为商业银行丰富对外金融结算产品体系、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大力发展涉外金融结算业务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为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搭建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助力加快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和多元化的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提高涉外金融服务能力。

  展望后疫情时代,金融科技价值凸显。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借助科技力量抗“疫”,实现复工复产;另一方面,线下服务受到限制,金融科技企业通过帮助银行、信托等合作伙伴应对“非接触服务”的挑战,共同为“小微企业”有效输血,助力疫情结束后的消费复苏。时下,非接触式的服务、非接触式的消费也成为一种主流,这种由金融科技服务场景拓展所衍生出来的网红经济,或者说主播经济在东北亦具有较强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二、产业与金融生态融合发展

  从银行的视角看生态建设,要用生物演化的逻辑去推进和构建。在产业链的发展进化过程中通过科技手段找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切入点,从而实现金融科技赋能产业经济的价值与目标。

 1.金融科技赋能的点、链、网

  金融科技赋能,要考虑边界问题,需要从产业的视角审视生态网格的长度、宽度、深度。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都似乎经历或正在经历从点到链再到网的发展历程。以供应链为例,早期的企业管理源于库存管理,从MRP到ERP,再发展到SCM,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物流到信息流、再到商流的过程,随着金融的介入,资金流也与供应链结合,最终形成四流融合的新阶段。金融的赋能模式,也从早期的以货物为抵押品的仓单融资,发展到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信用融资方式,以及平台金融等新模式。未来更将形成以四流为基础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随着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也将走向分布式金融商业模式,金融科技赋能由点到链最终到网(如图2所示)。

 

 

  金融科技赋能的过程也是构建价值链的过程,通过发现价值点,连接价值链,赋能价值网,实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现。

  基于上述的分析得出结论,打造一个具有数据基座并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的智能化综合金融生态服务平台,连接金融与产业沟壑,具有非凡价值和市场发展潜力。

 2.构建智能金融生态服务平台

  2018年被认为是我国的开放银行元年,在这一年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身的开放银行架构和服务,利用开放API和SDK等技术手段,把银行的产品与场景进行链接,赋能生态。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潮下,以供应链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也在飞速发展,与金融科技并驾齐驱。如何把金融产品和服务更高效地与产业链相结合?如何更加精准地匹配到供应链节点的金融需求?如何在动态的产业链中掌控金融风险?这些都是金融科技赋能产业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对生态数字化发展的挑战。因此,在银行端的开放银行架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与供应链乃至多链的适配,以提升B端的触达与精准匹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姑且把这个能力平台称为“金融生态服务平台”(如图3所示),一边是开放银行产品与服务,另外一边是产业与供应链。通过这个平台可在银行端的开放银行架构与产业端的供应链平台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通过该平台提供规模协同、智能风控、金融产品等服务,从而赋能产业发展。

 

 

三、吉林银行的金融科技规划与实践

  1.金融科技规划

  2019年2月2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数字吉林”建设规划》,对吉林省各领域数字化建设进行了设计谋划。吉林银行是省内最大的法人银行,新一届领导集体也审时度势地提出“打造一流数字银行”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到“数字吉林”建设中。2020年,立足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吉林银行正式对外发布金融科技规划,通过ABCDI技术体系,打造即时、即景、即需的“3OBANK”(Online-bank,Onsite,On-the-spot),构建丰富的线上服务能力和触达能力,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吉林银行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打造开放银行体系,提升线下服务能力的智能化水平,并通过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生态与场景连接。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快速洞察和发现客户需求及市场变化,并利用敏捷开发和devops体系,迭代创新产品。金融科技核心技术聚焦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五大领域,根据各自的技术特点使其在客户服务、数字化运营、渠道体验、产品创新、管理决策和数据治理等业务价值链中得以有效应用。同时,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对渠道、数据、核心应用、风控、交易银行、资管和管理决策七大领域的部分系统进行重构和新建,并科学地规划了渠道升级、基础重构和生态建设三大实施阶段,简称数字化转型的“五七三”工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适应未来数字化发展的一流系统架构、技术团队与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2.构建“XMART”架构

  在金融科技赋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吉林银行结合自身发展,聚焦生态能力建设,前瞻性地规划出以技术平台层、能力资源层、智慧数据层、渠道互联层和场景生态层为主的五层架构体系,简称“XMART”架构(如图4所示),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我行现代数字银行的战略目标。

 

 

  遵照“科学、开放、敏捷、高效、安全、可控”六大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最终形成以“XMART”为主的五层架构体系。其中“X”代表无限的场景与生态,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我行地方优势,通过开放银行向政务民生、生活消费和产业金融场景渗透,构建多场景多生态金融服务能力。“M”代表开放极致的多渠道触达,整合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输出的能力,通过手机银行、企业网银等渠道系统的重新构建,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极致渠道服务。“A”代表智能化的数据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治理成果,完善我行的数据管理体系和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实现内外部数据统一管理、统一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风控、智慧营销和智慧决策的数据支撑中台。“R”代表高效丰富的资源整合,通过核心、信贷等重要系统的重构建设,形成围绕客户、产品、账户、交易、核算、支付的能力资源中心,打造覆盖全行各类经营业务的业务中台。“T”代表安全稳定的基础支撑,在保证我行传统的IT基础架构稳定运行的同时,加大分布式基础架构的组建,构建支持云计算的双活数据中心,打造扎实的底层技术平台。

 3.吉林银行的GBC生态建设

  立足于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吉林银行在发展金融科技、打造数字银行的同时,围绕不同的客群特征构建金融生态体系。依托开放银行平台,将现有封闭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通过内部整合和对外开放,实现全面的组件化、标准化和开放化,在统一的接入管理、安全控制和运行体系下,实现与场景的无缝对接和流程融合,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实现智慧化的金融服务。智慧场景主要面向政务民生、消费零售、产业链三大生态领域,提供快速打造行业应用的能力。

  政务民生(G):吉林银行肩负着“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艰巨使命,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非税代收、税银合作、社保代发、医保代收、水电煤气等150多种代收代付的中间业务。在机构客户方面,聚焦政务民生生态建设,积极与长春市政府合作,构建市民卡项目,打造市民交通出行、消费等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同时吉林银行依托互联网等金融科技手段,将原本封闭在银行与合作单位内部的服务功能向各类政府服务平台开放。

  产业金融(B):在公司客户方面,通过产业金融服务经济,与华为、吉大正元等高科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围绕科技企业上下游融资服务助力科技企业,推出汽车金融网、医药供应链等一系列产业链金融服务。吉林银行依托交易银行体系下的各类系统,以开放平台为基础,将金融服务向企业内部延伸,形成产品金融服务的生态闭环。场景生态层级的构建,将全面整合各个层级资源,形成自下而上的金融科技赋能体系。

  生活消费(C):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充分整合封装各类账户和支付结算工具,并通过与商场、物业、餐饮、交通出行等机构的合作,以API、SDK、H5等方式与合作场景平台进行对接。快速响应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业务诉求,联合平台服务商和垂直行业服务商共同提供场景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内嵌我行金融产品。基于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服务渠道实现批量场景拓展,例如与电商、校园、大型物业等场景及平台合作,向客户提供生活消费金融服务。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21年第2期目录
守正创新,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金融科技多维赋能 驱动区域银行数字化转..
深化科技赋能,构筑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
数字生态,知难而上
新网银行构建数字金融安全发展屏障的实践..
深化科技赋能,构建现金管理新模式
科技赋能国泰君安数字化转型,引领金融生..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