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1年2月
科技赋能国泰君安数字化转型,引领金融生态建设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俞枫

  伴随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处于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的过程中,证券公司为跟随技术发展步伐、满足新时代的用户需求、适应行业变革趋势,开展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在企业数字化和转型中发挥着驱动和引领的作用。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作为老牌龙头券商中唯一连续13年被中国证监会授予A类AA级最高监管评级的头部证券公司,科技一直是其优势领域,公司也一直将科技作为重点投入方向。国泰君安最新战略规划将科技赋能定位为战略支柱,提出“牢固树立科技优先的理念,把科技工作视作打造公司战略竞争制高点的目标来定位”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大在科技上的投入,近三年来每年投入均在10亿元以上,在证券行业排名保持第一。

  前瞻规划,信息技术水平树立行业标杆

  战略为先,谋定而动。国泰君安对数字化的认识较早,早在2017年底就提出了“数字化国泰君安”的发展战略,目标是通过数据的应用和科技的手段,将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和问题转变成可以分析和优化的数字及模型问题,进而推动客户体验提升、运营流程再造、业务模式创新。2019年,国泰君安正式发布了金融科技三年规划,将“科技引领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科技强司成就行业创新示范”作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愿景,科技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从传统的“业务提需求,IT被动做系统、全力保运维”的支持角色,跨越到“主动融入业务、创造无限可能,助力业务敏捷创新”的科技赋能新阶段,朝着“超前规划和布局,牵引业务创新,创造新型模式”的科技引领更高阶段迈进。

  在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国泰君安坚持自主研发的总体策略,提前布局并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20年12月31日,第七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揭晓,国泰君安申报的三个项目全部获奖,公司也成为连续七届获此殊荣且获奖数量最多的券商。截至目前,国泰君安已连续三届斩获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券商最高等级的二等奖,三次获得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也是唯一独立获得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券商,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大奖28项;获得政府各类专项资金支持近3000万元,承担IPv6、关键基础设施国产化等多种行业试点示范任务;拥有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55项;主持制定了20余项行业标准;连续三年蝉联上海市国资系统年度信息化评价第二名;2015年即建成了行业首个且迄今为止证券公司唯一的Uptime-Tier4高等级、大容量、园区型数据中心;IT自主研发水平和数字化管理能力大幅提升,成为行业唯一全面获得ISO20000、ISO27001和CMMI4三项国际标准认证的证券公司,业务需求平均交付周期从“周”缩短到“天”,接近互联网公司水平。

  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旅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摸索的过程,而通过科技创新,可以跑出数字化转型“加速度”。在实践过程中,国泰君安的数字化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步是数字化转换,简单来说是实现电子化,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实现非数字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形成数据,这是补短板的阶段。早在2014年,国泰君安就布局大数据技术,通过汇聚集团内外部各个层面的数据,包括来自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的数据和外部数据,聚焦在客户、交易、产品等多维度,实现行业数据生态和各产业链数据对接,统一数据标准,实现共享,打造纵深贯通的数据资源与服务。同时,持续推进公司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自主掌控了Hadoop、Elasticsearch等开源技术框架,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大数据自主掌控能力的公司。这一阶段,国泰君安通过集团化数据治理基本实现了客户全景化、业务一体化、管理指标化的数字化短期目标,具备了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统一数据基础。基于统一账户推出客户的全景资产负债视图,赢得客户和员工的一致好评。同时,凭借高度自主研发和自主可控的优势,自2015年起,国泰君安自主打造了一站式、全业务、智能君弘App,驱动了公司财富管理转型,同时加载了人脸识别开户、语音智能服务、数据解盘等市场领先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目前君弘App累计注册用户数近3700万,用户活跃率持续位列行业前二。

  第二步是数字化升级,是在原有数字化基础上,对内优化运营流程,优化产品,实现O2O流程的贯通与整合,提升效率和协作能力;对外通过数据分析开展精准营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提升客户体验。这一阶段,国泰君安贯彻“AIinALL”的发展策略,探索AI技术在智能风控、智能运营、智能服务、智能投研、智能协作、智能运维等领域的应用;建立了科技与业务高度融合的联合创新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例如:为覆盖海量客户服务,国泰君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实施,自主打造了场景化、伴随式的智能在线客服“君弘灵犀”,承担了95%以上的线上服务会话,有效节约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行业首家完成了VTM智能柜员机的全国性部署,通过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再造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同时为营业网点释放了产能;推动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建设,借助大数据和AI技术,打造了业内首个基于3A3R的互联网数字化运营指标体系,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产品、资讯推荐;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打造了集团化全面风险管理平台,显著提升实时、事中、事前风控和动态、自适应风控能力,确保公司合规风控水平和监管评级长期排名行业第一;建成了全连接的企业数字化运作平台,为业务运作与中后台、分支机构管理提供一体化的开放共享平台,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有效支持了员工远程展业和办公等。

  第三步是数字化转型,对内要实现思想文化、组织架构、前台业务能力、中后台运营管理能力的转变和提升,从以牌照业务、现有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对外要拓展更为丰富的创新合作资源,通过场景融合、能力互补,重塑业务模式、服务模式、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高层次、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国泰君安目前正处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公司通过全面数字化转型构建创新发展内循环,驱动科技与业务的高度融合与敏捷创新。例如,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职场,赋能员工轻松展业;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支持管理层战略高效落地等。对外发挥科技作为桥梁的作用,以科技引领技术、数据、业务生态建设,通过开放证券构建创新发展外循环。

  首倡开放证券,引领金融生态建设

  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国泰君安深切体会到,传统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支撑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通过机制创新、生态竞争等方式追求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受平台思维、共享经济、开放银行等启发,国泰君安在金融科技战略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开放证券”新理念,以通过开展跨行业内外的业务场景融合、数据价值共享、技术能力互补等合作相互赋能,打造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形成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平台生态。国泰君安各业务板块也积极落实开放证券理念,分别提炼各自的业务能力并进行产品化后对外开放,以国泰君安金融云平台为载体,在合规的前提下以云服务、Open API等形式向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对接。目前,国泰君安开放金融云上已率先上架推出了STS智能交易、场外金融云两大开放业务服务。2020年12月,国泰君安举办首届金融科技大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开放证券的理念,并联合华为、建设银行、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展示了多个最新开放合作实践成果,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开放证券”理念以及实践成果的发布,使得国泰君安再次成为行业发展方向和道路的前行者,引领综合金融生态建设。

  实际上,国泰君安一直以来都努力拓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跨行业前瞻课题研究,基于联合创新实验室孵化新技术方案,丰富一手技术获取渠道;主动参与、推动行业数据生态和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研究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与交易所行业云深度合作,共同构建算法交易、主经纪商交易等SaaS云服务;与交易所等核心机构共同研究和推进区块链行业链建设及投行、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的上链;与金融同业探索股权合作,探索共同打造生态化的财富管理中台;与浦发银行和太平洋保险等金融同业共同发起成立开放金融联盟,联合搭建协同创新机制和开放API平台;与华为等多家头部科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探索打造B2B2C金融产品、全国产化的证券核心系统、组装式智慧财富管理体验中心解决方案等。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而科技将成为重塑金融行业生态最重要的变量,不断推动着行业格局的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国泰君安将继续加强自主创新,全面赋能数字化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以科技为桥梁,携手金融同业和科技产业,共同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变革,助力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21年第2期目录
守正创新,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金融科技多维赋能 驱动区域银行数字化转..
深化科技赋能,构筑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
数字生态,知难而上
新网银行构建数字金融安全发展屏障的实践..
深化科技赋能,构建现金管理新模式
科技赋能国泰君安数字化转型,引领金融生..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