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时空 > 要闻速播
要闻速播
姜建清:互联网金融应服务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经济网本报  作者:贾泽娟  日期:2015/10/12

  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性战略资源。近日,工商银行[0.00%资金研报]董事长姜建清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力在于大数据的运用,金融大数据方面,大银行具有优势,而互联网金融的生命力则在于客户体验的不断改善。

 

  姜建清认为,互联网金融并未脱离金融的基本功能和属性,改变的只是实现载体、渠道和手段。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看,决定一家金融企业能否真正屹立不倒且基业长青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否在恪守金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依托技术来变革思维、改进管理、创新模式,将金融业务做得更深更透进而创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是行稳致远的行业,金融机构对金融本质的参透和把握,是在经济周期波动和市场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中日积月累形成的,这种内功恰恰是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独特优势。

 

  同时,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态新的组成部分,其产生、成长和壮大无不源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唇齿相依、同枯共荣。“我们突出加强了对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而互联网技术增强了我们的服务能力,真正帮助小微企业和涉农商户提高了融资可获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姜建清指出。他还强调,在移动互联时代,虽然人们社交方式和消费行为的生活化、线上化、碎片化等特征日益明显,拿出专门时间接受金融服务的场景越来越少。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消费者对实体渠道仍高度信任与依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体验、针对复杂金融产品或高风险业务的面对面交流需求决定了银行物理网点仍将长期存在。

  因此,姜建清建议,如果线上与线下能够互动协同、交叉引流,形成全方位、全触点的O2O价值链和完整的金融生态闭环,实现“任意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一体化服务,那么两者之间将会产生新的、更强大的聚合效应,银行业的发展也会与时俱进,迎来新一轮的强劲成长。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