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时空 > 要闻速播
要闻速播
周小川谈风控:应建兼容传统和互联网的新金融体系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康路  日期:2016/10/8

  如何在落实反洗钱、反恐融资要求的同时,不带来金融排斥问题,不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是今年G20峰会上的热门话题。这一话题的讨论,也延续至世界银行秋季年会。

  2016年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美国财长雅各布·卢、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等与会嘉宾,在美国华盛顿的公开论坛上,共同探讨了如何实现金融系统的包容性发展,特别是如何面对金融体系的“去风险化(de-risking)”现象。

  所谓“去风险(de-risking)”是指,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不是采取反洗钱特别行动组(FATF)推荐的“风险为本的方法”(risk-based approach)积极管理风险,而是简单地选择终止或限制,与转账运营商或银行等客户业务关系的行为。近年来,在合规规范趋紧以及银行风险意识增强的大环境下,传统银行业“去风险(de-risking)”现象日渐增多。

  作为首先发起“反洗钱”的美国代表,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再度强调,反洗钱在宏观层面上利于国家安全、全球金融系统稳定,而在个人层面上,也利于民众共享更安全有效的金融网络,“如果觉得金融体系不够‘清洁’,人们就会离开现代金融系统。”

  但美国倡导的“反洗钱”行动推进的成本,却日益走高,不仅增加银行合规成本,而且给部分民众带来不便,甚至可能导致局部金融动荡。美国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麦凯恩就曾经表示,为符合反洗钱监管要求,大型银行在该州的分行纷纷关闭,导致当地农户难以获取金融渠道。

  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论坛中也表示,为了规避风险,国际性银行纷纷关闭索马里的转账运营账户,或是代理银行关系,让索马里脆弱的金融体系难以维系,“因为从全球各地亲属汇往索马里的汇款,大约占到该国GDP的25%-40%。”

  如何实现金融体系的包容性增长?作为G20峰会今年的主办国,中国将这一议题列入G20重点讨论议题中。在华盛顿的公开论坛上,周小川再度强调,G20峰会上各国对数字金融达成原则共识,而这些原则应当被坚持,“首先,就是‘了解你的客户’。这点上,传统金融机构表现不错,包括数据公告以及反洗钱监控等,但是有些互联网企业或是其他非金融机构,并不太了解这些原则。我们需要继续强调这些原则。”

  周小川同时表示,利用大数据挖掘,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并举例称,中国的反洗钱信息中心,就在采用大数据的方式检测风险。周小川同时强调,在个人层面,需要做好国民金融消费教育,在强调数据隐私的同时,也需要提醒人们,当今社会很多数据已经公开。

  周小川总结称,当下促进金融包容性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兼容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形式的体系,一方面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传统商业银行采用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