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时空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国际银行业丑闻频发 如何堵住金融漏洞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熊爱宗  日期:2012/8/30

  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此次银行业丑闻集中爆发的共同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从两个方面导致了银行业丑闻的产生与爆发: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使银行经营困难,为追求高收益,有的银行开始铤而走险,从而出现违规操作;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多国政府部门改变了以往对于金融体系自由放任的态度,转而实施较为严厉的金融监管,使得一系列银行业丑闻浮出水面。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银行业丑闻不断,一些曾经信誉卓著的国际性大银行都深陷其中,它们涉嫌的违规操作包括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洗钱、非法交易等。多家银行丑闻的频发对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期银行业丑闻接连爆发

  涉嫌参与洗钱,对利率的操纵以及未能向投资者充分披露投资风险是国际银行业近期的三大类丑闻。

  2012年8月6日,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局报告称,在过去的近10年中,英国著名国际性商业银行渣打银行涉嫌与伊朗银行和企业进行了6万笔的秘密违法交易,涉及金额为2500亿美元。对于这一指控,渣打银行随后宣称,金融服务局所描述的事实与实际不完全相符,渣打银行的确有部分交易违反了美国的法律,但违法交易占交易总量的比例只有0.1%,涉及金额只有1400万美元。最终,渣打银行支付巨额罚金了结此事。8月14日,纽约州金融服务局发表声明称,已与渣打银行就涉嫌违规交易达成和解,渣打银行向纽约州金融服务局支付3.4亿美元的罚款,同时,渣打银行承诺就反洗钱措施漏洞进行补救。

  无独有偶,7月份汇丰银行也曾涉嫌洗钱等违规操作遭到美国政府部门的指控。7月17日,美国参议院下属的常设调查委员会发布一份报告称,汇丰银行违反了美国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涉及非法交易约2.5万笔,涉及金额达160亿美元。为此,汇丰银行可能面临美国政府部门的刑事诉讼和高额罚金。

  早在今年6月,荷兰国际集团就因洗钱案向美国监管部门支付了6.19亿美元的罚款。

  与此同时,由于涉嫌参与违规交易,苏格兰皇家银行、德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美国政府部门的调查指控。

  除涉嫌参与洗钱等非法交易外,近期另一大类丑闻来自银行对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操纵。6月27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宣布,由于试图操纵和谎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英国巴克莱银行将被处以2亿美元的罚款,并要求停止进一步的违规行动,同时采取措施以确保这2个基准利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巴克莱成为首家被揭出参与利率操纵并受到巨额处罚的银行,也使得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操纵的丑闻浮出水面。

  然而,涉嫌利率操纵丑闻的国际银行并不只巴克莱一家,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大型银行也牵涉到了其中,除巴克莱银行外,涉嫌操纵利率的银行还有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等。

  银行丑闻还包括未能向投资者充分披露投资风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8月14日发表声明称,富国银行旗下的经纪服务公司在2007年1月至8月期间,向投资者推荐购买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但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这些投资品的复杂性和风险。为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富国银行开出了650万美元的罚单。

  为何银行业丑闻频发

  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另一个导致银行业丑闻不断爆发的原因是银行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出现漏洞。

  此次国际银行业丑闻的大面积爆发,既有单个银行的个别行为,但更多地体现为国际银行业共同的问题,既有长时间持续的违规操作,也有近期才出现的不端行为,丑闻的频繁爆发具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此次银行业丑闻集中爆发的共同背景。国际金融危机从两个方面导致了银行业丑闻的产生与爆发: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使银行经营困难,为追求高收益,有的银行开始铤而走险,从而出现违规操作;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多国政府部门改变了以往对于金融体系自由放任的态度,转而实施较为严厉的金融监管,使得一系列银行丑闻浮出水面。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银行业经营状况不佳。8月17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关于全球银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银行业市值缩水20%以上,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业严重受挫。从2007年至2011年,全球银行业总市值蒸发了34%,其中西欧银行业市值暴跌58%,中东欧银行业市值损失47%,北美银行业的表现虽相对好一些,但其市值在这4年中也损失了25%。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国际性银行开始通过违规操作以寻求高收益。例如,据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局的调查,渣打银行通过参与违规交易,光手续费就可达上亿美元。通过操纵银行基准利率也使得一些银行获得了巨额收益。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的统计,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3个月期欧元美元远期合约的结算基础,该品种在2011年的交易量就已经超过564万亿美元,此外,基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货币互换和贷款名义价值也高达360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金融产品规模,使得利率的任何一点变化,所带来的收益变化都是惊人的。

  如果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银行业受挫导致有的银行铤而走险,那么危机后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强化则使得银行业丑闻开始曝光。国际金融危机之前,许多国家政府对于金融业的发展采取的多为自由放任政策,为相关银行进行违规操作创造了条件,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转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不断加强。政府在危机前后对于金融监管的“一松一紧”成为银行业丑闻暴露的重要因素。

  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另一个导致银行业丑闻不断爆发的原因是银行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出现漏洞。例如,从涉嫌洗钱的几个银行来看,大都存在反洗钱内控措施不足,监控系统不到位等问题,并不能起到有效防范洗钱犯罪的作用。内控机制出现漏洞,使得“内部人员”更容易利用漏洞进行违规操作,这往往会给银行带来致命的危险。

  银行业丑闻的经济影响

  大面积银行丑闻的爆发对市场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同时也对政府监管部门、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银行业丑闻爆发后,相关银行尽管面临吊销执照、刑事诉讼等严厉惩罚,但最终大部分银行都以支付巨额罚金了结了此事。大面积银行丑闻的爆发对市场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同时也对政府监管部门、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银行业丑闻令市场对其信心受挫。此次爆发丑闻的银行都曾是信誉卓著的国际性大银行,这使得市场和公众对于银行业的信心受到重创,特别是市场基准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一直是大部分金融交易的基础,利率操纵丑闻的出现使得市场交易基础发生了动摇,整个西方金融市场信用遭到严重质疑。

  银行业丑闻将会对欧美银行业造成冲击。对于已经暴露丑闻的银行来说,面临的是巨额罚款。对于受到违规交易指控的银行来说,银行必须支付大量的调查和诉讼费用,一旦案件落实,将无法避免处罚的命运。

  银行业丑闻的接连爆发要求政府加大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加大了金融监管的力度,此次银行业丑闻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仍不能放松。同时,由于此次丑闻均爆发在国际性的大银行,这要求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只有建立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套利。

  银行业丑闻的爆发要求银行加强内控机制的建设。银行内控机制的缺失导致银行违规操作,此次银行业丑闻的爆发说明,银行业仍存在着内控机制的漏洞。例如,从反洗钱来看,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批评汇丰银行反洗钱措施长期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将是避免再次出现问题的重要保障。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