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发布“科创金融服务方案”:百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来源:界面 作者: 日期:2018/6/26
6月26日,上海银行在上海科技大学召开“科创金融服务方案发布会”,通过对接资本、知识、机构,打造“上海银行+”科创金融服务大平台。
为加大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力度,上海银行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为科创企业提供1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支持,并设立了科创金融专家库,上海银行金煜董事长为首批6位专家颁发聘书。当日,上海银行还与上海科技大学、张江集团、蔚来汽车签署科创金融合作协议。
发布会上,上海银行金煜董事长分享了该行以“智慧金融、专业服务”为理念的科创金融发展思路,胡友联行长具体介绍了该行的“科创金融服务方案”。主题演讲环节,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李儒新介绍了上科大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经验与探索,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分享了汽车的未来,以及对科创金融的期望。发布会上,上海银行还与来自上海双创投资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复宏汉霖、华大基因、米筹金服的代表,就促进科技产业和科创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构建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圈开展了圆桌讨论。
直面科创金融发展两大痛点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尤其近期,国际经贸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知识产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掌握核心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发布了包括《上海银行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创环境和生态不断优化。
上海银行金煜董事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银行在张江这个科创企业集聚区,假座上海科技大学这个创新培育基地,发布“科创金融服务方案”,既是落实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动举措;也是把握经济转型历史机遇,培育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上海银行认为,发展科创金融需要坚持“问题驱动”、聚焦痛点。第一个痛点是信息问题:一方面,科创企业知识密集、行业差异大、运营相对复杂,银行传统手段难以深入了解企业,这就需要创新方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数据整合运用、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以提升风险识别和专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使科技企业企业家们更多了解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做好信息的双向互动和交流。
第二个痛点是成本问题:一方面,要解决风险成本问题。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是银行做好这项工作的核心。另外,科创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专利技术,而非实物资产,如何摆脱传统的抵质押模式,开发符合科创企业实际的金融产品,需要更加智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还要解决操作成本问题。尤其对小微企业,如何降低银行服务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都需要专业的手段、创新的思维。
金煜表示,上海银行发布“科创金融服务方案”,是以“更智慧的金融、更专业的服务”来解决以上痛点。上海银行也将以此次服务方案发布为契机,与大家一道服务好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将方案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转化为服务科创企业的实际效果,为国家创新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跨界打造“上海银行+”大平台
近年来,上海银行秉持“智慧金融、专业服务”理念,在科创金融服务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据悉,此次该行发布的“科创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从产品、渠道、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一是主动创新科创产品服务体系。科创企业存在轻资产、缺少抵押、高成长性的特点,处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融资难问题。目前,上海银行已经设计了各类适用于科创企业的灵活的金融产品。针对大型产业集团,上海银行依托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和专业化能力,为企业在产业整合和扩张中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并购融资、产业链整合、产业基金、跨境金融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针对成长型企业,上海银行提供知识产权保、远期共赢利息业务等灵活融资安排;针对小微科创企业,上海银行提供便捷开户、结算服务,以及创业贷款、个人贷款等融资服务,有效解决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二是积极构建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圈。为了更好地服务科技企业,上海银行结合自身优势,致力于构建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圈。在与资本、知识、机构对接的过程中,将打造“上海银行+”大平台,联合政府及公共服务平台、科研院校、产业园区、孵化器和创投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加强跨界合作,向科创企业提供开户、结算、投融资、顾问咨询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三是加快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制机制。上海银行从组织体系、信贷支持、风险管理等角度,正在进行探索和实践。第一是加快培育特色机构。在专营机构的探索上,上海银行目前已经设立浦东科技支行,正在积极探索在上海地区6家分行及北京、深圳分行等科创企业集聚的地区,设立科创金融特色业务支行;第二是助推产业示范新高地。紧紧围绕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和需求,大力支持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高端制造产业集群。第三是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在加强主动风险管理中,优先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企业,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实行差异化不良容忍机制;一方面,加强对科创金融人才队伍的培育,建设专业化的营销、审批、中后台支撑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