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商银行:数字化改革实践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作者:郭定方 日期:2025/11/19
浙商银行监事长 郭定方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深入推进、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我国“十四五”规划精准锚定数字化发展新航向,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为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十四五”期间,浙商银行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把握时代机遇,以金融科技创新为关键抓手,将数字化改革确立为发展主线,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阶段,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入攻坚期,为此,浙商银行坚持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积极探索新发展趋势下的数字化改革路径,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助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时代坐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等目标,为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革与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政策指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成为驱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的核心动力。金融机构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革,线上化、智能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相继涌现,不仅重塑了金融服务形态,更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与精准性,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亦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时间节点。回望“十四五”,金融科技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展望“十五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推动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走向全球舞台,助力中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此背景下,浙商银行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顺应时代趋势,以金融科技为突破口,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奋楫前行,着力探索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致力于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样本。
二、数智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十四五”期间,浙商银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在“打造一流商业银行”愿景的统领下,浙商银行在2022年系统性开启了数字化改革,将数字化改革列为全行四大战略重点之一,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引领和撬动作用,打造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一是系统推进数字化改革,构建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模式;二是以数字化技术驱动场景金融创新与特色生态建设;三是深化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深入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推动发展能级跃升。
1.数据驱动创新发展模式
浙商银行创新构建了“185N”(1个浙银数智大脑、8大数智系统、5大客群、N项重大应用)数字化改革体系构架,搭建了改革“四梁八柱”,通过深挖数据价值、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科技能力,系统推进服务模式、管理体系及风控体系的创新重塑。
一是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以数据中台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构建统一数据视图,加强辅助决策、金融风控、客户画像、精准营销等面向用户与场景的智能化算法模型应用,提升数据多向赋能及综合应用能力,实现经营数字化与数据价值化。
二是推进数字赋能内部管理与经营管理。一方面,构建内部管理平台,推行跨部门、跨条线云端协作模式,实现从线下向线上的转型;另一方面,迭代升级管理驾驶舱等数字化工具,实现经营管理数据的可视化展现、查询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提升科技能力,夯实数字化改革根基。一方面,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的金融应用研究,提升金融科技基础研究、场景转化及开放合作等能力,实现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打造弹性、敏捷的云服务供给能力,稳步推进IT架构转型升级,高效支撑数字化改革与业务创新及技术变革。
2.数字赋能场景金融建设
“五篇大文章”的提出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浙商银行依托数字化能力与场景生态建设,积极探索金融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从依赖不动产抵押担保的传统“当铺”金融模式向基于数据与算法的场景金融模式转型,进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构建差异化的场景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运用大数据提升服务精准度、依托区块链重塑信用传导机制、借助物联网拓展金融服务边界、应用人工智能革新金融服务,浙商银行全面构建了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特色场景金融服务能力。具体而言,在科技金融领域,聚焦重点客群,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适配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产品服务,解决科技企业成长中的各类问题;在绿色金融领域,利用大数据加强高碳资产风险识别并开展碳核算工作,积极探索排污权、林业碳汇权抵质押融资等产品创新,有效赋能企业低碳转型升级;在普惠金融领域,创新推出“浙银善标”价值评估体系,并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贵、繁的核心痛点,构建批量化获客、自动化审批、陪伴式风控的小微企业信用服务模式,打造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数字化桥梁;在养老金融领域,通过在全渠道推进适老化改造,增强数智化养老资产配置能力,为银发客群提供更智能、贴心的智慧养老服务,助力提升金融服务的社会价值;在数字金融领域,深化推进系统基础攻坚,筑牢数字化根基底座,提升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普惠性。
3.数字化融合支撑综合协同改革
2024年8月,浙商银行全面启动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并将其确立为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客户服务体系、构建敏捷响应型组织架构。其核心目标在于顺应数字化变革趋势,从体制机制层面打造数字化业态银行。综合协同改革与数字化改革相辅相成、深度融合,依托智能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赋能客户营销、依托科学精准的综合定价体系赋能客户合作、依托权威有效的战略计财体系赋能战略传导,最终以数字化变革驱动综合协同改革纵深推进,并以综合协同改革引领数字化改革迈向新阶段。
在客户服务方面,浙商银行基于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丰富客户关联视图、深度挖掘客户关系链条,同时运用隐私计算技术安全接入政务、工商等多方数据资源,贯通内外部数据,集成全品类营销产品,显著提升营销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客户体验与服务效能;在综合定价方面,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基于立体动态的客户画像实现“一户一策”精准定价,并通过持续追踪市场趋势、同业定价动态及客户风险状况,动态校准定价策略,切实提升客户定价的精准性与市场竞争力;在经营支撑方面,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整合财务、绩效及资源配置等关键信息,实现战略目标可视化呈现、资源配置智能化决策、执行过程透明化管理,为全行经营决策提供核心支撑。
三、新发展格局下的数字化改革路径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亦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深化阶段。以量子技术、大模型、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逐步呈现出多点突破与纵深应用态势,金融科技日益聚焦于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和价值赋能。浙商银行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秉持长期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下的数字化改革路径。基于此,浙商银行将以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持续推动数字化能力系统性跃升,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
1.以质求变,筑牢数字化基础底座
下一阶段,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将从满足业务需求与完善功能转向推动系统智能化、业务智慧化的新阶段。浙商银行将着力推进体系化数据治理,实现数据的资产化、标准化与智能化,为人工智能赋能业务场景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全面释放数据价值;同时稳步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通过实施“焕芯强基”工程实现基础架构焕新升级,持续优化数据应用、移动开发等基础技术平台,加强操作系统、数据库、云平台及商用密码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构建“云+分布式”自主可控平台,为深化人工智能应用筑牢数字金融能力根基。
2.往高攀升,强化数智驱动能力
目前,浙商银行已初步完成国产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出“浙小智”、AI辅助分析平台等应用,在内部管理、风险防控、辅助对客等场景开展实践探索。后续,浙商银行一方面将持续完善人工智能应用矩阵,深化智慧风控、智慧营销、智慧运营、智慧客服等多元业务场景的融合应用;另一方面将着力推进智能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量子技术、数字资产、实体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稳步实现一流商业银行的建设目标。
3.向新而行,打造“数智浙银”
通过三年数字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浙商银行已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业务成果,包括“电链通”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小微数易贷和数科贷等普惠金融业务、科创积分贷和人才评分卡等科技金融业务。下一阶段,浙商银行将着力实施两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持续推进数字化营收提升工程,深化前沿技术与智慧经营的融合应用,加速传统业务数字化升级,推动产品服务数字化改造与创新突破;二是积极推进以“善数融合”为特征的转型新范式,秉持善本金融价值导向,充分发挥“浙银善标”评价体系的数字化应用效能,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区域特色与块状经济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普惠、便捷、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
四、总结与展望
回首“十四五”,浙商银行实现了数字化改革的基础奠定与重点突破,从确立数字化改革的战略地位到着力推进场景金融创新与综合协同改革,推动经营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全方位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展望“十五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化改革面临全新机遇与挑战,金融科技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拓展。浙商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创新引领,把握创新机遇,持续开展适应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场景创新,切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金融服务创新蝶变;锚定一流的正向正行的社会影响力、一流的专业专注的行业竞争力、一流的共进共荣的企业凝聚力“三个一流”,坚持善本金融、智慧经营、人文浙银“三大指引”,持续释放数据要素潜在价值,激发智慧经营创新动能,助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全力谱写数字化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创造更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