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浙江舟山分行助力新区支柱产业“加速跑”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陈文光 幸笑薇 日期:2016/3/8
近年来,工商银行浙江舟山分行量质并举,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截至2015年末,该行本外币全部存款余额336.9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1.95亿元,均列当地同业第一。
据悉,2015年,该行围绕“四岛一城一中心”,助力新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提高项目评估、审查、审批效率,加快已批贷款和银团贷款组建发放进度。全年通过审批项目15个,授信金额45亿元,投放27.79亿元;发放银团贷款5笔,金额5.07亿元。同时,该行探索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相结合模式,发起设立舟山江海联运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投资计划20亿元,首笔2.5亿元以债权投资形式投放。此外,该行还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全年电子渠道交易3635万笔,占全部业务量的81.03%,比2015年初上升4.34个百分点。
“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好坏,与工行自身的壮大息息相关,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工行舟山分行负责人表示,最近几年,该行通过摸底调查、市场分析,深入了解舟山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为扩大信贷投入、改进金融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2014年,该行主动跟进新区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上级行的政策突破和资源倾斜,做好落户新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对接工作,表内与表外、本币与外币、商行与投行联动,重点支持港口码头、物流基地、园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以及新区农村、新型小城镇建设项目。
2015年,面对经济增速趋缓的新常态,以及金融改革深化、区域风险高企、同业竞争加剧的复杂严峻形势,该行通过高层拜访、专题研究、座谈交流、基层走访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区域经济、金融同业、目标市场和重点客户等情况。
“我们分析了目前舟山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认识到舟山经济发展行业上依靠港口物流、临港重化大型资本型项目带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大行业、大企业、大项目特点。”该行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该行提出了“两大一转”(大企业、大项目、转型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市场定位,即以大客户为中心,以大项目为主线,以商投互动为手段,将工行舟山分行定位为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开展大项目、新兴业务模式的海洋金融特色银行。
“例如,设立舟山江海联运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当地航运企业发展。”该行负责人表示,“虽然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航运市场低迷,但舟山航运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全国产业发展中独具优势,帮助航运企业参与江海联运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舟山江海联运产业投资基金由市交投集团牵头发起设立,中国工商银行(工银瑞投)等7家合伙人共同出资组建。基金投资方向主要为新区的航运企业、船舶修造企业、港口物流企业、海洋新兴产业和土地围垦项目等。今年1月,首笔2.5亿元舟山江海联运产业投资基金以债券投资形式通过工行舟山分行投放。被投方是浙江欧华船舶机械有限公司,由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全额出资组建,主营船舶机械设备及配套设计、制造、销售等,主要为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船舶配件。根据合作协议,基金管理公司还将积极协助欧华机械展开战略规划、市场分析、财务规范、管理提升等工作,促进和支持该企业良好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工行舟山分行还围绕打造现代化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支持远洋渔业龙头企业的并购、搬迁及船舶更新等项目,支持远洋渔业基础设施的交易基地项目,同时探索以应收柴油补贴款质押的贷款模式,创新融资渠道,满足客户需求。2015年,抓住工总行船舶购置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分行的契机,工行舟山分行多次与省分行汇报沟通,获得多笔总金额1.5亿元的贷款额度,并向舟山某大型水产加工企业发放远洋渔船购置项目贷款,满足企业远洋渔船更新换代的资金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