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诈骗手法:“GSM劫持+短信嗅探技术”盗刷事主银行卡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日期:2018/7/27
近期多地警方陆续接报一类蹊跷案件,很多人早上起床后发现手机收到很多验证码和银行扣款短信,甚至网上银行APP登录账号和密码也已被篡改,损失惨重。民警介绍:“这是一种最新型的诈骗手法”。昨日,广州市公安机关召开打击新型违法犯罪战果通报会。今年上半年,全市破获电信诈骗案同比增加77.7%,依法刑事拘留数同比增加169%,逮捕数同比增加125.7%。
“GSM劫持+短信嗅探技术”盗刷银行卡
昨日凌晨5时,越秀警方经过研判,对一使用特种设备高科技电信诈骗团伙实施收网行动,抓获疑犯3人。据悉,该诈骗手法是目前发生在广州的最新诈骗手法。该团伙通过劫持GSM短信信息,用短信嗅探技术对受害人银行卡实施盗刷。据悉,自6月份以来,已作案16宗。
据了解,近期,多地警方陆续接报一类蹊跷案件,很多人早上起床后发现手机收到很多验证码和银行扣款短信,甚至网上银行APP登录账号和密码也已被篡改,损失惨重。“这是一种最新型的诈骗手法。”民警介绍,骗子通过“GSM劫持+短信嗅探技术”,可实时获取用户手机短信内容,进而利用各大知名银行、网站、移动支付APP存在的技术漏洞和缺陷,实现信息窃取、资金盗刷和网络诈骗等犯罪。
民警介绍,骗子通过特种设备自动搜索附近的手机号码,然后可以拦截你的短信,就是说别人发一条短信给你,比如运营商、银行发给你的短信他也能收到。据悉,劫持对象主要针对那些2G的GSM信号,有时也会干扰附近的手机信号使之变为2G信号后,窃取你的短信信息,然后通过登录其他一些网站,就会从中碰撞你的身份信息,称之为“撞库”(即多个数据库之间碰撞),试图将你的身份信息匹配出来,包括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继而在一些小众的便捷支付平台开通账号并绑定事主银行卡,冒充事主消费或套现,从而盗取事主银行卡资金,“其根源还是在于信息泄露”。据悉,该团伙大多选择凌晨作案,无需直接与事主接触,因此大部分事主无法及时察觉资金被盗。
截至今年6月,广州警方已陆续破获多起此类案件。其中,在增城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部分人员以无线电爱好者或电子通信设备“发烧友”为主,负责制造、销售该类特种设备;还有部分嫌疑人负责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现盗刷套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