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3年1月
励 跃: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 励 跃

  2012 年是中国银行卡产业创新层出、稳步发展的一年。经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银行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银行卡在便利支付、拉动消费、促进流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与此同时,银行卡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受理市场有待完善、发展模式亟待转型等问题也不容忽视。2013 年,人民银行将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针,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有利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以“鼓励创新、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线,切实强化监管职责,推动银行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12 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在创新、规范中实现稳步发展

  受益于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现代支付技术的不断革新,2012 年我国银行卡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发卡规模持续扩大, 受理环境逐步完善,持卡人用卡意识不断提高,银行卡应用纵深推进,业务创新不断升级。截至2012 年底,全国累计发卡量突破34 亿张,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超过440 万户, 联网P O S 超过670 万台,A T M 超过40 万台,刷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46%,银行卡在零售消费领域对现金的替代效应明显。

  1. 银行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

  随着银行卡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市场主体已由过去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演变为银行机构、清算机构、支付机构共同参与,各有分工的多元化格局。人民银行已陆续向197家非金融机构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中44 家机构获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72 家机构获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32 家机构获移动电话支付业务许可。随着非金融机构从事收单业务、互联网支付业务、移动电话支付业务合法地位的确立,将有更多的支付机构参与银行卡支付市场,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利于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业务创新的不断进步,促进银行卡产业持续发展。

  2. 银行卡支付创新更加丰富

  信息技术与支付技术的不断融合加速了银行卡业务的创新发展。银行卡支付终端渠道从传统的P O S、A T M 向手机、计算机、固定电话、数字电视机顶盒、特色自助终端延伸。银行卡支付信息传递渠道从金融专网拓展到移动互联网、固定电话网、数字电视网等相对开放的网络。自助支付、电话订购、代收代付等新业务模式的出现促进了银行卡在话费缴纳、公用事业缴费、机票酒店预订等百姓日常生活相关领域的业务应用。同时,支付应用功能不断叠加、介质差异逐渐模糊,促进了银行卡支付与新兴支付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呈现出跨领域、跨行业、跨渠道、跨网络的发展势态。中国银联等银行卡清算机构陆续推出通过账号和相关认证信息进行支付的无卡支付业务,摆脱了传统实体卡片介质和物理受理终端的局限,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无卡支付成为银行卡支付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3. 金融I C 卡推广工作有序开展

  磁条卡向金融I C 卡迁移是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银行卡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 金融I C 卡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2 年三季度末, 金融I C 卡发卡量已突破7400 万张,较2011 年末增加了5000 万张;在受理终端改造方面,已有超过98% 的POS 终端、79% 的A T M 终端可受理金融I C 卡。金融I C 卡行业应用功能优势逐渐凸显,部分地区正在探索推广金融I C 卡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交通、社会保障、零售行业、企业管理等多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升了金融服务社会民生的水平。同时,商业银行与通信运营商协作探索金融I C 卡与移动支付的交叉结合,尝试推出基于金融I C 卡的手机钱包、手机信贷等业务,为金融I C 卡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

  4. 银行卡行业应用不断深入

  公务卡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12 年11 月末, 全国已有75 家商业银行正式发行公务卡。随着受理环境的不断完善,公务卡活跃率不断提高,截至2012 年11 月末,全国公务卡累计实现跨行清算交易金额1112亿元。公务卡的全面推广对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促进银行卡应用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继续推广中职学生资助卡,借助银行卡的功能优势,实现国家助学金及时、准确发放与有效监管,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5 家发卡行的发卡量已超过990 万张,协助发放国家助学金突破84 亿元。同时,为体现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该卡免除了开卡手续费、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等。2012 年10 月1 日,人民银行继续配合财政部、教育部在全国推广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卡,进一步提升银行卡对国家助学政策的支持作用。

  5. 银行卡服务领域进一步延伸,农村用卡、跨境支付迅速发展

  银行卡受理网络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受理终端进一步向中小低端商户普及,用卡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基于服务“三农”的银行卡业务创新成绩斐然,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助农取款服务的广泛开展,电子支付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地区。截至2012年11 月末,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已覆盖全国32 个省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总计超过40 万个,覆盖行政村29 万个,约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54%,消除金融空白乡镇比例达53%,2012 年1 ~ 11 月累计实现小额取现交易超过4300 万笔、金额超过410 亿元。继续支持农业银行“惠农卡”、中国银联“福农卡”等农村金融产品的推广运用,引导相关机构支持“ 三农”、服务“三农”。中国银联“福农卡”自2011 年初发行以来,发卡量已超过2600 万张,打造了金融服务“三农”的新平台。启动部署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共同参与农村地区手机支付试点工作,开辟农村支付服务的新渠道,改善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在跨境支付方面,目前境外受理银联卡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37 个,满足了我国居民出境支付需要。同时,跨境网上支付的不断发展为持卡人境外消费提供了便利的支付渠道。

  6. 银行卡风险防范工作扎实推进,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2012 年,人民银行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切实加大银行卡违法犯罪整治力度。加强对风险案件的分析和风险提示工作,对新型、典型银行卡犯罪案例以及由此暴露出的部分经营机构管理漏洞及时通报批评,提升商业银行堵截风险案件的能力。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拟定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优化方案,并报经国务院同意,及时部署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实施工作,确保2013 年2 月25 日前平稳实施,以进一步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 规范收单市场秩序,充分发挥银行卡在扩大内需、促进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当前,我国银行卡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持续平稳的经济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总量、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居民用卡习惯的逐步形成,为银行卡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物联网、电视网和云计算等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与支付产业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为银行卡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驱动;社会征信制度的不断建立健全、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用环境。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将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这些都为银行卡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应抓住机会,全面增强银行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银行卡扩大消费、减少现金流通、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的功能。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国银行卡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场参与主体的不断增加、业务创新的不断升级,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也在不断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规制度较为滞后,对于创新业务模式以及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缺乏界定和规范。目前,银行卡业务仍遵循1999 年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已严重滞后于银行卡业务创新发展及其监管需要。

  二是受理市场建设有待加强。我国银行卡活卡率、用卡频率、商户普及率等指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小城市、中小商户受理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发展滞后,在金融网点、受理终端布放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三是用卡安全保障有待提升。在发卡市场,金融I C 卡尚未全面普及,伪卡欺诈仍是现阶段银行卡犯罪的高发类型;创新支付渠道的安全保障尚存漏洞,导致账户盗用、非面对面欺诈等欺诈风险日益复杂。在受理市场,套现商户的反监测手段不断升级、套现金额越来越大,侧录盗刷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的客户信息保护机制有待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与银行卡案件交叉复合的现象日益严重。

  四是市场参与者的发展理念有待转变。大部分发卡机构仍未完全实现从规模化、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向以差异化产品、个性化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考核体系仍较多侧重于规模指标。而收单机构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多仍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收单市场的正常秩序。

  五是市场开放的挑战。随着国外相关机构加快进入中国银行卡市场, 包括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清算机构等在内的国内市场主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同时,更加复杂的市场格局也使国内现有监管格局面临重大调整,需要重构监管体系。

  三、全面做好2013 年银行卡工作

  2013 年,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八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要求,切实履行支付体系监管职责,兼顾鼓励创新和风险管理,坚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重、规模扩张和质量效率并重的原则,强化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机制,推动银行卡工作取得新成绩。

  1. 继续扩大银行卡普及范围,充分发挥银行卡支农惠农作用

  改善欠发达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银行卡在中小城市、中小商户的应用,推动全国银行卡受理市场协调发展。通过创新来降低各支付环节的成本,进一步深入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农村等不发达地区,提高对广大偏远地区和更多人群的金融服务覆盖,缓解银行卡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不断拓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强银行卡助农取款推广宣传,实现2013 年银行卡助农取款推广到全国的工作目标。加大对涉农支付服务的政策倾斜,提高相关机构开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促进银行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相结合,解决农户的融资难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和设施终端,发挥电话支付和手机支付终端覆盖面广、对金融基础设施要求低、随时随地支付的优势,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手机支付试点工作,为农村居民转账汇款、公用事业缴费、社保医疗等提供新的支付方式。

  2. 不断拓展银行卡应用领域,促进银行卡支付模式创新

  在继续深化银行卡在传统消费行业使用的同时,重点拓展银行卡在公用事业缴费以及学校、医院、交通、社保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且现金使用量大的行业的应用。深入推进基层预算单位的公务卡改革,不断扩大公务卡的发卡规模,完善公务卡受理环境,切实提高公务卡使用率。继续推进中职学生资助卡、高中学生资助卡业务,加快系统建设,为有效执行国家助学金发放政策提供支持。

  加大金融I C 卡推广力度,推动金融I C 卡向铁路、公路、航空、教育等行业渗透,特别是促进社保卡与金融I C 卡的功能交融, 使金融I C 卡在城市信息化管理和一体化应用方面大展所长。同时,加快非接触式受理环境建设,在超市、餐饮等小额支付领域大力推广金融I C 卡小额快捷支付。促进银行卡与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相结合,推动发展无卡支付等新型业务模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支付服务的需求。

  3. 加快银行卡法律制度建设,完善业务监管体系

  制定银行卡立法框架,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法规制度建设。继续推动《银行卡条例》拟定工作,明确各发卡机构的权责利,加强持卡人权益保护,规范市场无序竞争、收费机制不透明、持卡人信息和资金安全保护不力、相关风险案件频发的问题。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规范受理市场秩序。研究制定支付机构创新业务管理制度,遵循业务相同、规则相同的原则,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竞争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有效结合的银行卡市场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银行卡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健全商户准入制度和收单业务管理。提高交易监测的技术水平,强化对信用风险、欺诈风险的实时防控。高度重视银行卡信息安全,不断完善产品和系统的安全标准,从发卡、受理、使用、数据传输等各个环节保护银行卡账户和交易信息安全。加强银行卡市场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及风险提示,健全对市场违规行为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协调和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银行卡违法犯罪,维护消费者对银行卡支付的信心。完善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机制,不断强化成员机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引导成员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遵守市场规则与自律规范,防范市场无序竞争、盲目追求业务规模、违规操作、逃避监管等行为,全面提升银行卡服务水平,维护支付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

  4. 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国际合作

  当前支付市场已进入改革开放和创新转型的新阶段,人民银行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促进支付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鼓励境外机构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参与中国支付市场。同时,逐步调整、完善银行卡产业监管体系,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支付体系各参与方共赢发展,共同推动中国支付市场的发展壮大。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3年1月目录
程卫:2013,精彩相约
栾建胜:量质并举谋转型 金融创新促发展..
励 跃: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动..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