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2年12月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控效率——专访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陈景明

  在经历了发展初期“跑马圈地”的粗放式发展之后,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成为各发卡行关注的重点。我国四大行之一的农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突破3500 万张, 信用卡业务呈现出规模、效益和质量协调增长的良好势头。那么,农业银行在哪些环节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的重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系统工具进行风险自动化管理?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陈景明。

  《中国信用卡》:近年来,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已经从发展初期的“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在新形势下,信用卡风险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陈景明: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在经历了“跑马圈地”式的规模追求型发展之后,规模效应初现。发展初期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边际利润与盈利水平,但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对风险的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处理不当,风险的日积月累,将给信用卡业务的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在新形势下,信用卡风险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随着业务开展的逐渐深入,信用卡产品涉猎的领域更为广泛,产品逐步走向集约化,参与主体增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信用卡的业务领域不再局限于个人普通消费,汽车、家装等分期业务已成为信用卡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信用卡客户的消费方式不再局限于现场刷卡消费,网络支付、无卡支付等新兴业务不断普及,使得欺诈风险逐步转向非面对面形式;交易参与主体和业务环节逐步增多,尤其是行业各方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使得欺诈交易笔数、金额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信用卡欺诈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逐渐形成灰色产业链。

  因此,当前的信用卡风险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复杂化的特点。

  二是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化会加大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控难度。信用卡业务风险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受制于经济环境影响的特性,经济下行会使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和隐藏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加上社会融资需求渗透、企业经营风险传导、消费者信心下降、持卡人还款能力受限等因素,都会暴露出信用卡领域的风险,促使整体业务风险上升。信用卡风险和外部宏观经济因素导致的信用、市场风险捆绑在一起,使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

  三是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会影响新增客户质量。随着信用卡行业不断发展,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中高端客户市场将逐步趋于饱和,营销拓展重心将逐步转向中低端市场,新增客户整体质量将有所下降。虽然各行普遍加快了风险评分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提升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以有效控制高风险客户的准入,但由于利率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客户风险定价仍无法深入应用,风险抵补手段较为有限,致使有效防止客户质量下降成为一个难题。

  《中国信用卡》:在信用卡业务快速增长的今天,农业银行在哪些环节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2012 年风险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陈景明:信用卡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不能再单纯依靠人工管理模式开展风险管理,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组织、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系统化电子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的管理。目前,我行主要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 在发卡准入、授信管理、交易监控、风险调查、贷款催收、损失处置等环节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涵盖了风险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的全过程。

  针对当前信用卡发展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2012 年我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一是加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结合当前业务风险形势, 梳理事前、事中及事后各环节风控业务流程,修订和梳理各项风险管理制度,提升制度规范对业务的指导性和约束力。二是加大系统工具的应用,提升风控工作效率。如利用资料采集系统、反欺诈调查系统、风险信息系统等提高对风险客户的识别能力,防范信用卡虚假申请;又如推动风险评分模型优化工作,提升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准确评估客户风险。三是深化风险监测报告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监测和防控力度,重点加强信贷资产组合层面和客户层面的风险监测,对于监测到的风险信号和风险事件及时做好风险报告、预警、化解和处置,指导全行前瞻性地开展风控工作,防范潜在风险。四是加强集中化作业建设,统一服务标准,提高专业化水平。如通过调查和审批工作的集中处理,解决分散化处理标准不一致、专业化程度欠缺的风险隐患。五是加大催收力度,通过加强不良透支管理及时化解事实风险。如通过内部挖潜扩大集中催收,强化贷款催收,提升催收效率。六是加强行业合作,通过同业信用卡中心季度风险会,了解行业动态,研究欺诈形势与趋势,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中国信用卡》:随着信用卡产业的发展,我国银行大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工具和技术手段,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请问农业银行采用了哪些系统工具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陈景明:随着信用卡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管理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我行采用集中化、系统化、电子化、流程化、智能化的系统工具来实现风险管控,不断提高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在贷前管理方面,一是利用申请反欺诈系统和风险信息系统,通过设置专家识别规则和同业交换的欺诈信息,及时对申请信息进行欺诈风险识别,有效防范虚假申请风险隐患;二是应用评分模型开展申请评分,建立半自动化的审批决策系统。在贷中管理方面,一是结合客户历史用卡情况和资信状况的变化设定风险和收益评定规则,利用额度自动化评价系统,实时调整客户授信额度;二是根据欺诈特征设置交易监控规则,自动侦测和预警欺诈交易,对发现的欺诈问题及时予以干预,有效提高了欺诈风险侦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贷后管理方面,建设信用卡中心催收平台,利用规则引擎技术对催收账户进行细分,分配到相应的催收队列,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催收,提高催收的针对性和效率。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同时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中国信用卡》:2012 年8月,人民银行公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化收单机构对特约商户和受理终端的管理。您认为收单业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农业银行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强化对特约商户和受理终端的管理?

  陈景明:近年来,随着境内收单业务的快速发展,收单市场风险凸显,商户套现、伪卡盗刷等案件呈高发态势。一是不良持卡人、商户通过虚假交易手段套取现金;二是犯罪分子单独或勾结商户利用非法获取的卡片信息制作伪卡进行交易;三是商户出租、出借、出售、挪用P O S 设备用于非法交易等。这些违法行为对收单业务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威胁。面对收单业务的诸多风险,我行通过实施商户多层级审核、加强交易风险监控、严格商户日常管理、实施P O S 拨入号码绑定等措施,较好地控制了收单风险。

  一是对商户加强现场调查,并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公安部公民身份核查系统及中国银联风险管理系统核实商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信息和商户信息,同时采取多层级准入审核与集中审批的方式,统一商户准入标准。

  二是对商户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商户风险交易的实时阻断,发挥商户风险信息与信用卡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的作用,通过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集中控制提高风险甄别率。

  三是严格商户日常管理。通过定期对商户进行巡检、培训, 提高商户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商户管理;通过不定期对商户进行现场回访,如重点检查风险易发区、谨慎审批类商户和其他高风险行业商户的风险迹象,确保商户经营的真实性, 及时掌握商户经营状况、终端管理与使用情况。

  四是实施P O S 拨入号码绑定,监控P O S 的使用地点,规避商户移机风险。

  五是实施P O S 终端改造,特别是I C 卡受理终端改造,通过技术手段防范磁条卡风险,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防范诸如制作和使用伪卡等犯罪行为,有效控制收单风险。

  《中国信用卡》:您认为目前我国信用卡业务在催收方式上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如何改进?

  陈景明:目前我国信用卡业务常见的催收方式有电话催收、上门催收、信函催收、短信催收、法务催收、委外催收等。但是受限于作业成本、经营模式等各种因素,多数银行的贷款催收仍以电话催收、信函催收和短信催收为主。当前各家银行普遍面临贷款催收难度不断增大的问题,一是失联账户逐步增多,催收难度大。由于目前人口流动率较大,人户分离情况比较普遍,客户的有效联系信息变动频率较高。如果客户不主动向银行更新信息,银行很难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客户的有效联系方式,影响了催收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恶意透支成本较低。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尚在建设当中,业内通用的个人征信评级制度尚未建立,对持卡人难以起到威慑作用,容易滋生恶意透支风险。三是法务诉讼效率难以提高。如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受理的催收案件往往因为无法联系到持卡人而难以结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银行业与公安机构、电信行业的跨行业合作,借助外部资源解决失联账户问题。二是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目前业内普遍加大风险评分工具的业务应用, 借助风险评分工具,准确预测持卡人的违约概率和形成损失的概率,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提前对风险账户进行催收等。随着这些技术分析手段的日益完善,银行能够对相关风险进行及时侦测和提前干预,以此来减轻坏账压力。三是区分客户层级,进行分层级催收。将催收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引入催收评分的概念,对不同层级的客户采用不同的催收方式,配备不同的催收座席,采取个性化的催收策略,以实现客户层级化管理,提高催收效率。四是加强客户宣传,培养客户诚信度。通过网点、网站、人工、账单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征信宣传,营造珍惜个人信用的舆论氛围。

  《中国信用卡》:我国的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银行为得到客户真实的信用信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您对于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有哪些建议?

  陈景明: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有利于推动信用卡业务的良性发展,我们建议,一要梳理和制定行业风险信息标准,统一共享口径。由于各行业务实际有所差异,风控流程不尽相同,对风险指标的理解存在偏差,风险信息共享口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风险信息共享和应用效果。二要逐步强化风险联防机制。目前由于跨行合作、跨行联防机制尚不健全,各行风险防控工作重点普遍在关注本行持卡人和商户,无法有效防范不法分子流窜作案、他行客户风险渗透等风险隐患。因此,有必要在加强风险信息共享的同时,逐步完善风险联防机制,跨行合作开展欺诈风险预警、排查工作,有效提升行业整体防范风险的能力。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2年12月目录
风险防范是信用卡业务的生命线——专访中..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控效率——专访中国..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