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6年3月
银联“云闪付”:科技创新便利生活

   中国银联产品部副总经理  蒋海俭

  近几年来,移动支付蓬勃发展,智能移动终端、4G网络、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加快普及为其提供了平台支撑,金融IC卡、近场通信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其提供了技术保障,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消费方式的变革为其提供了市场动力。只有让用户获得更加安全、快捷、实惠的支付体验,才能推动电子支付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才能真正提升交易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特别是金融科技创新将在便利人民生活、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关键引领作用。

  一、银联“云闪付”品牌及产品

  银联按照人民银行“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支付环境实际情况,于2015年12月12日联合产业链上的发卡银行、收单机构、运营商、手机厂商、芯片厂商等各方,发布了移动支付新品牌“云闪付”,同时推出了以HCE技术为基础的首个“云闪付”产品。“云”是一种比喻说法,表达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无所不在的联接,更代表着流畅的含义。“云闪付”汇聚科技智能、无缝连接等特点,便捷安全,覆盖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也因此令用户的支付更加智能高效、畅通无阻。

  随后,银联宣布分别与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达成ApplePay、SamsungPay合作,这两款银联“云闪付”的重磅产品已于近日面向中国地区银联卡用户推广。

  银联一直坚持“合作共赢、共享成长”的理念,基于“金融标准、银行账户”,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的综合支付服务。按照金融监管的要求和国标、行标的规范,结合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银联“云闪付”产品将成为继续推动包括移动商务和移动金融高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银联的“云闪付”产品集中应用了当前最新的NFC、TSM、TSP、TEEI、IC卡等创新技术,包括与银行、国内外手机厂商、通信运营商等合作方联合开发的各类“智能手机+IC卡+NFC”组合产品,可实现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线下非接触支付,并支持远程在线支付。

  从产品功能上来看,现有银联卡持卡人通过智能手机借助可信服务管理(TrustedServiceManagement,TSM)平台和支付标记化服务系统(TokenServiceProvider,TSP)平台,利用银联卡既有认证机制就可以安全、便捷、实时地下载支付Token,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近乎零成本为手中的银联卡申请“云闪付”产品,用于线上线下的各类支付场景。总结起来银联“云闪付”系列产品的特征就是“空中发卡,非接闪付,在线支付”。

  而对于受理商户来说,银联“云闪付”产品既可以共享已初具规模的金融IC卡受理环境,实现非接的大小额支付,也能充分利用手机渠道的优势,支持移动互联网的有卡远程支付,商户成本很低且无需承担额外的转换成本,即可沿用之前已经极为成熟可靠的银行卡支付网络。而且无论是在安全性、便捷性还是客户体验方面,银联“云闪付”产品在线上线下的支付方式都较传统塑料卡片支付和互联网现有的“用户名+密码”、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更为优越,可以说是支付工具的一次革命。

  二、银联TSM平台和TSP平台

  银联根据人民银行基于“联网通用、安全可信”的金融行业标准,在MTPS(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架构下建立多个企业TSM并存的移动金融健康生态环境的要求,构建了开放的安全可信的TSM平台,使包括银行、运营商、手机厂商、芯片厂商、行业合作伙伴等在内的各参与方能共享跨行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如图1所示),并可向最终用户提供以金融IC卡应用为基础的移动支付服务,同时叠加公交、身份识别、安全认证等民生服务功能。

  目前,银联TSM平台已初具规模,完成了与国内银联卡业务量居前的大多数银行的连接;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完成系统对接和NFC-SIM合作产品的发布,且产品已经启动推广;与华为、小米、中兴、三星、苹果等主流手机厂商完成了技术对接。在平台功能上,实现了银联卡的实时验证和“云闪付”卡的实时发卡,并实现“云闪付”卡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和双向管理。通过TSM平台与TSP平台的协同,实现了Token化的借贷记卡片发行,极大地提升了“空中发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相信在ApplePay和SamsungPay产品推广应用后,用户更加能够体会到银联TSM平台的强大。

  支付标记化(PaymentTokenization)技术是由国际芯片卡标准化组织EMVCo(银联于2013年5月12日加入)2014年正式发布的一项最新技术,原理在于通过支付标记(Token)代替银行卡号进行交易验证,从而避免卡号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支付标记化是使用一个唯一的数值来替代传统的银行卡主账号的过程,同时确保该值的应用被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商户、渠道或设备。

  基于Token的支付框架为移动支付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处理的前提下,消除了商户甚至是收单机构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并实现了交易场景的验证。作为一项既全面创新又与现有支付产业很好融合的技术,支付标记化技术框架将促进支付创新,尤其是移动支付创新的不断发展。

  银联TSP平台于2014年建设完成,它充分考虑了互操作性、兼容性,确保与现有银行卡支付流程的融合,为产业各方提供标记化服务(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用Token代替银行卡号参与交易,是该系统应用的最大特征,通俗地说就是“一账户多介质”。对于个人来说,不管有多少个“云闪付”产品,都可以唯一对应着银行系统的某一个账户。

  与银行卡相比,支付Token的发行、挂失、解挂、注销等流程大幅度简化,在便捷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光可以支持EMVCo定义的四种典型场景:在线商户、数字钱包、非接NFC支付、二维码支付,还基本能够覆盖已有的所有线上与线下的支付场景。此外,银联TSP平台还提供Token使用场景控制、担保级别评估、动态交易风险评估等功能,为支付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三、线上线下支付环境建设

  人民银行对于移动金融发展的要求是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便利、更安全、更规范的金融支付服务。而支付市场是典型的双边市场,一边是发卡一边是受理,二者缺一不可。银联作为银行卡组织,通过“云闪付”品牌连接两个市场,通过“云闪付”系列产品将发卡机构与收单机构汇聚起来,共同为持卡人、特约商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让持卡人、商户都能够享受到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支付便利。

  用户使用银联“云闪付”产品能够实现线上线下的大小额支付,因此受理市场重点就在于线下非接受理环境和线上移动商圈的建设及优化。银联在受理环境建设方面重点采取了以下具体举措。

  1.线下非接受理环境建设

  一是通过完善相关业务规则和技术规范,优化POS非接受理流程;二是推广小额免签免密,提升非接支付体验;三是加强商户引导和收银员培训,做好用户宣传和引导。此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是推动收单机构按照人民银行“222号文”要求,在2017年5月底前完成全部POS的非接改造。针对公交、地铁、出租、充电桩以及自助售货机等行业,银联组织厂商开发了通用的银行卡非接受理模块,并联合收单机构向相关行业进行推广,累计已部署超过1万台次。

  2.线上移动商圈建设

  一是通过合作伙伴客户端、支付控件、全渠道平台等为代表的产品,服务于收单机构及广大商户;二是联合收单机构尽可能多地覆盖线上商户;三是与政府、企业和民生服务机构合作积极拓展线下服务线上支付场景,例如税收、社区、医院等。

  2015年2月,银联宣布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战略合作,推出“现代医院”综合支付服务,通过手机APP与线下自助终端方式实现预约诊疗、医保实时结算、自费自动批扣、家庭账户共享,围绕就医流程提供无缝的支付服务,促进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帮助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3.用户支付习惯培养

  近期,银联联合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持续开展各类针对银联“云闪付”产品的线上线下用卡营销活动,培养持卡人使用银联“云闪付”产品的消费习惯,联合商业银行在家乐福、星巴克、麦当劳、711便利店等线下商户,在国美在线、小米商城、东方购物、东航、国航等线上商户开展了立减、折扣等“云闪付”专项优惠活动,帮助用户在体验新科技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受理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受理不顺畅、受理场景有待丰富、消费者习惯有待培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产业链各方的开放合作、共同努力。移动金融应用受理场景的日益丰富,将激发更多的用户投入到移动金融业务中来;而用户群体增加,又促进了移动金融应用场景的完善和扩大。

  金融科技作为现代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在经济发展中应发挥更大作用。支付技术及应用是金融科技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对消费这一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新龙头的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发展空间巨大。从目前市场上透露出的信息看,NFC产业链上包括运营商、手机厂商、芯片厂商、发卡银行、收单机构等各个环节都在发力支付技术及其应用。

  “云闪付”产品与服务才刚刚起步,银联将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云闪付”品牌,联合产业链各方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支付市场环境,支撑国家扩大服务消费的大战略。在符合国家金融标准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陆续发布更多的银联“云闪付”合作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持卡人、商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支付工具,让支付更安全、更便捷、更私密,从而开启一个移动支付的新时代。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6年3月目录
ApplePay来了,银行该如何发力?
银联“云闪付”:科技创新便利生活
场景时代的移动支付
易宝支付推动移动支付稳健发展
迎接支付服务场景化的3.0时代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