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2年7月
柴洪峰:凝聚共识融合发展移动支付高速启航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

  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各类金融支付工具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成熟,移动支付正在成为继线下业务、互联网支付之后的又一个重点支付市场,尽管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较大规模的成功案例,但并不妨碍全球主要支付公司、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手机制造商、软件公司等企业对移动支付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巨额投入。据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移动支付业务试点。

  总体来看,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产业各方在关键技术和方案上已达成共识,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清晰。

  一、国内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概况

  2000年前后,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渐渐兴起,初期的业务模式以远程支付为主,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下载彩铃等数字产品。自2006年起,近场通信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手机终端中,NFC、Felica、RFID等现场支付模式陆续出现。如今,NFC作为未来现场支付的主流模式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进入2011年,移动支付产业迎来了一轮爆发式增长,全球交易规模超过1300亿美元。庞大的交易规模和不断扩张的市场覆盖率足以说明,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蕴含了巨大的商机和无限的发展前景。

  移动远程支付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短信和移动互联网两种模式,如英国的Monitise主要以短信方式开展远程支付,美国的PayPal主要以手机客户端为入口开展远程支付。随着智能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方式将成为未来远程支付的市场主流模式。

  相比之下,现场支付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还处在探索过程中。目前,现场支付模式在NFC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NFC-SD、NFC-SIM和NFC手机三种实现方案,跨行业合作商业模式的探索存在一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场支付的发展。二是产业链各方之间的合作意识正在加强。虽然各市场主体推出的产品技术模式不同,业务主导方也不同,但这些模式都需要在各方积极配合下才能完成,合作成为了各方的必然选择。如谷歌公司推出的谷歌钱包,国际卡组织Visa和万事达卡、金融机构花旗银行、移动运营商Sprint、第三方支付机构FDC等都加入到该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中,形成了谷歌钱包联盟。三是现场支付与其他应用缺乏有效融合。目前的现场支付还停留在将手机终端作为银行卡和现金的替代品阶段,与传统银行卡支付相比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场支付的发展。

  2.国内发展概况

  近年来国内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而言基本保持了与国际的同步。国内移动支付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宏观环境较好,基础设施初步具备。首先,智能手机作为市场上最热门的电子消费产品,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12年出货量将达5410万部。同时,移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超过390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移动电子商务规模达130亿元,占比超过33%。其次,各类移动电子商务客户端大规模涌现,包括移动购物客户端、移动支付客户端等。核心设施的基本完备为行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技术环境。

  二是政策监管明朗化。首先,国内现场支付技术标准进一步明确,以13.56MHz为基础的移动非接国家标准正在审批发布中。同时,人民银行开展了移动支付相关金融标准制定的准备工作,有望在2012年提出我国移动支付金融标准体系框架。其次,国内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地位合法化,不再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截至2012年5月,共有101家非金融支付机构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中有26家获得了移动电话支付许可证。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政策许可将为移动支付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市场合作日趋活跃,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移动支付的特点决定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独占市场,因此,产业链各方正在积极探索合作共赢的道路。近期,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机构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移动支付商圈,拓展移动支付应用。在合作的基础上,各方纷纷推出创新产品,如银联手机支付、手机钱包等,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和丰富,用户体验持续提升。

  二、银联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思路

  1.坚持金融业与通信业的合作互补

  移动支付是一个跨越了通信、金融两大行业的产业,两个行业在移动支付发展的过程中承担了两个关键的角色,通信行业擅长的是移动网络的运营以及各种通信增值服务的提供,金融行业则侧重支付的实现和金融账户的管理,所以,两个行业的合作是移动支付良性发展的基础。在融合发展的基础上,通信运营商可以基于移动网络,专注于向客户提供丰富的移动通信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机构凭借长期积累的账户管理经验专注于向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两者通过分工协作,发挥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不仅能向客户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增加各自的用户黏性,而且可以借助对方的渠道发展自己的用户,提高市场占有率。因此,通信业和金融业在移动支付的发展上可以成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在共享客户、共享渠道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产业形态。

  2.坚持联网通用的基本原则

  联网通用是银行卡支付业务发展的制胜法宝,作为金融支付的延伸,移动支付也应坚持联网通用的原则。联网通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商圈共享和卡片(账户)通用。商圈共享,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共享商户的通用环境,打破相互封闭的现状,满足消费者跨商圈支付的实际需求。卡片(账户)通用,就是不同的参与方账户应与现有金融银行卡统一标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金融受理环境,为用户提供便利快捷的支付服务,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在移动支付的发展上,商圈联网通用势在必行,统一的发卡标准也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聚集社会人气,产生网络规模效应,形成移动支付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线上线下的联网通用也是对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我国金融电子化和在支付服务领域创建节约型社会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3.坚持远程与现场支付统筹发展

  远程支付与现场支付的商业模式和目标群体各不相同,可以有不同的发展策略,但必须统筹发展,才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支付体验。从市场各方的发力情况上看,目前非金融支付机构主要以发展远程支付为主,而银联和通信运营商则是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并重发展。

  由于PBOC非接通信采用了符合通讯安全标准的13.56MHz的通信频率,在移动支付现场交易时采用同样的标准是最佳选择。因此,银联根据现阶段商业银行、运营商、第三方等合作机构的业务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成功搭建了“以NFC-SD战略模式为先导、以NFC-SIM为突破等多种模式”的产品体系。同时,针对存量市场,也提出了不必更换手机,只需更换SIM卡、SD卡或者增加手机配件的产品解决方案,针对特殊场景还补充了无卡预约、支付控件等产品类型,有力支持了产业快速发展。

  三、银联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情况

  基于上述“三个坚持”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思路,中国银联稳步快速地推进移动支付工作。

  在标准的建立方面: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征求意见,银联于2011年6月正式对外发布了企业版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该标准涵盖了短信、智能卡和无卡三种移动支付方式,集远程、现场、TSM(可信服务管理,Trusted Services Management)三大主要应用于一体,涉及移动支付软硬件的方方面面,并且做到了编制过程、技术方案以及标准内容的开放。它的发布为移动支付金融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在产品研发方面:一是推出了NFC-SD战略级产品,该产品是在SD卡内部嵌入金融级的安全芯片(SE和SWP协议)之后形成的新型金融智能SD卡。远程支付通过客户端软件和GPRS数据通道实现,现场支付通过外接天线模拟卡片实现。二是商用了各类补充产品方案,如SD卡、双界面电信卡、纯远程SIM卡、异形粘贴卡等。三是形成了基于银联标准的银行版、福农宝、四川便民版等客户端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此外,在安全性方面,银联的移动支付产品将安全芯片集成在SIM卡或SD卡上,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水平;无卡移动支付的客户端采用了双因素认证机制,用户在登录客户端时需输入用户密码,在进行支付交易时需输入短信验证码,充分保障了用户的支付安全。

  在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方面:首先,与中国移动在宁波、安徽等地开展了基于双界面SIM卡的合作,应用领域涵盖非接受理商户和公交公司,在商圈共享等方面也与中国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其次,与中国电信在北京、辽宁、山东、湖北等地开展基于双界面SIM卡、兼具远程和近场支付功能的“银联翼宝”产品。此外,与中国联通在北京、上海、宁波等地区开展基于双界面SIM卡和纯远程支付SIM卡的合作,在宁波合作推出了“一卡多用”的“沃.阳光手机金融IC卡”,能够兼容目前的银行、交通和行业账户功能。

  在与银行合作方面:银联已经与建设银行、华夏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开展了基于NFC-SD产品、SD产品、客户端和商圈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例如,与建设银行的合作试点已在北京、上海等13个地区同时开展,首次将PBOC标准的NFC-SD模式移动支付应用正式地推向大规模普及商用,产品在包含了借贷记及电子现金等金融账户应用的同时,还纳入了个性化的手机银行、通用的支付商圈等应用。重庆农商行将跨领域(公交)的移动支付应用进行了高度整合,推出了首款跨领域的NFC移动支付新产品。

  在与行业合作方面:银联初步搭建了移动支付商户拓展体系,2011年共发展了优质商户近500家,涵盖了水、电、煤缴费等便民服务,保险直销等金融服务,游戏点卡等休闲娱乐,火车票、飞机票等商旅服务,以及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应用,并且与UCWeb(优势动景)、创新工场等平台级企业签订广泛的合作协议,通过其丰富的渠道及应用资源进行商户拓展。

  四、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

  结合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情况,预计未来移动支付市场在产品和技术方案、业务模式等方面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以安全芯片为账户载体

  的方案将是未来发展方向智能手机所具备的便携性、永久在线、与身份信息绑定以及与金融账户绑定等特点,是以用户在手机中加载个人数据、金融信息为基础的,一旦被入侵和控制将造成用户隐私泄漏和经济损失,并且进一步衍生出欺诈等社会问题。多次的调查研究也表明,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最关注的仍然是安全问题。因此,解决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成为产业链各方共同关注的重点,也成为各个产品之间较量的关键。目前,国际各大移动设备厂商、卡片厂商、卡组织纷纷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均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都采用了安全芯片为账户载体的方案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这与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2.建立开放的TSM服务

  平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TSM在移动支付业务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功能来看,它本质上就是为服务提供者提供应用管理功能、为终端用户提供卡片载体管理功能的服务平台,是智能卡手机支付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产业链各方均十分重视建设和运营移动支付业务的TSM平台。

  基于智能卡的移动支付,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支持“多应用”,只有多应用才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真正地方便用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建设和运营开放的TSM平台,力争向更多的用户提供透明的、可交叉的TSM服务,从而实现用户群体和服务内容的最大化共享。可以预见,中国未来的TSM生态环境一定是一个市场化、多元化、个性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

  3.NFC技术方案将在现场支付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现场支付技术标准方面,相关部门已于2012年完成国家标准的专家评审。NFC手机模式被技术界一致认同是未来现场支付的主流模式,国内相关参与方将不断探索、试点推广。从基础设施上看,将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可支持NFC近距离通信。2012年全球NFC手机数量将超过1.2亿部,NFC功能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

  4.远程支付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首先,国内智能手机规模大幅提升,已占手机存量市场的20%,为手机客户端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国内移动通信网络已大规模覆盖,三大运营商已在5000多个城市部署3G网络,并在重点城市相继启动WLAN网络建设,大大增加了手机互联网接入资源,使得远程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远程支付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各类手机支付客户端和手机购物客户端大量涌现,远程支付的业务产品日趋丰富,其商业模式也逐渐稳定,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效果。国内移动互联网支付规模在2012年将达到1394亿元,国内远程支付市场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五、展望未来

  经过多年的实践,移动支付的监管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日渐明朗,产业各方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逐渐寻找到各自的定位和合作模式,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也已基本完备,行业整体蓄势待发。我们坚信,只要产业各方齐心合力,共同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必然能够成为全世界移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一大亮点,必定能够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即将高速启航,我期待能与业界同仁一起,见证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繁荣,共享产业成功的自豪和喜悦。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2年7月目录
励跃:促发展,惠民生,促进我国无卡支付..
柴洪峰:凝聚共识融合发展移动支付高速启..
李秀媛:围绕客户差异需求 创新电子支付..
姚伟:无卡支付——支付领域新探索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