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23年5月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银行业零售转型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薛洪言

  2022年,在重重挑战和压力之下,我国GDP实现了3%的增长。与之相应,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5.4%,虽较2021年的12.6%明显下降,但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从业务结构上看,零售业务罕见地成为“拖后腿”的存在。

  具体来看,负债端,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提速,导致银行储蓄存款成本上升;资产端,除个人经营贷款仍保持较高增速外,受消费下滑、房地产低迷影响,信用卡、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均明显放缓,房贷领域还出现了罕见的提前还贷潮;非息收入方面,受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居民财富加速向存款回流,导致银行资产管理收入和代销基金收入均同比大幅下滑,拖累手续费及佣金增长。

  金融与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金融业务结构变迁背后对应着实体经济的动能转换。近年来,我国逐步告别投资驱动增长的模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与之相应,零售金融业务和零售银行迎来大发展,零售转型也成为行业共识。2010—2021年,商业银行零售贷款占比从23.5%增至36.9%,提升了13.4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末,我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74.9万亿元,同比仅增长5.4%,较全部贷款增速低5.7个百分点。受此影响,2022年末,商业银行零售贷款占比35.02%,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为2009年以来首次下滑。不过,随着2023年消费复苏、经济回暖,大零售业务依旧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转型方向。

  站在当前看未来,在“双循环”战略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指引下,消费替代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第一驱动力将会进一步深化。可以预见,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共同富裕战略的推进,国内消费市场有望再上新台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再上一个台阶。映射到金融业,目前商业银行零售转型初见成效,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消费信贷:从粗放式增长到高质量运营

  就零售业务来看,消费信贷仍是银行最赚钱的业务,其作为银行零售转型支柱型业务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

  就2023年情况来看,疫情之后,居民消费触底反弹,为消费信贷打开增长空间。叠加今年稳增长的重心在于提振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预计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银行自身,都有主动加大消费信贷投放的意愿,2023年消费信贷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中长期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要体现在消费上,消费的持续繁荣也必然伴随着消费信贷的持续增长。以不含房贷的狭义消费贷款余额占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的比例来衡量消费信贷渗透率,我国当前水平为40%左右,消费信贷的长期空间值得期待。此外,居民负债结构中房贷占比持续下滑,也将为消费信贷增长腾挪出空间。

  不过,随着居民部门杠杆率超过60%,消费信贷业务粗放式发展阶段已成为过去,未来比拼的则是行业各方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对零售贷款综合成本的控制力。随着高息贷款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行业消费贷款利率定价区间被压缩。同时,随着零售转型成为行业共识,客户侧的可选空间大幅增加,贷款利率成为客户选择贷款机构的首要考量因素,也倒逼贷款机构调降利率。预计零售贷款定价的趋势性下调并保持在相对低位大概率会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只有具备优秀成本控制力的贷款机构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增长。

  一方面,银行要持续提升客户运营能力。缺乏场景、客户基础薄弱的银行多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维持业务规模高增长,但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获客质量也不断下滑,这就要求银行持续提升客户运营能力。银行可从产品定位出发,明确客户定位,提高获客的精准度和效率;打破产品壁垒,统一客户画像,强化交叉营销;对存量客户进行精细化运营,强化流失客户挽回措施;建立体系化的定价与额度调整机制,给客户以正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银行要持续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现阶段,银行消费贷款业务基本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化,具备了继续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条件。后续,随着大模型技术在金融业落地,银行有望在获客、风控、贷后、催收等各个环节继续提升数字化效率,率先吃到技术红利的机构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或扩大领先优势。

大财富管理:居民财富入市,再次步入快车道

  从增速角度看,财富管理是未来十年金融行业中最具前景和潜力的细分赛道,也是银行业零售转型的重要着力点。

  一方面,居民的财富管理可挖潜空间很大,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产总量迅速增长,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明显增加。根据《中国财富报告2022》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实物资产占总财富比重高达69.3%,主要表现为房地产,而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存款占比超五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房地产、现金及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财富管理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广阔。

  另一方面,为适配创新驱动型经济体,金融体系正在加速深化改革,资本市场迎来发展机遇,股权投融资活跃度预计持续提升,叠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为居民财富从房地产向股权的转移提供了更好的土壤和条件。站在现在看未来,大财富管理赛道刚刚起步。

  此外,相比消费信贷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不占用资本、不产生不良,属于低风险、轻资产业务,且业务模式类似双边市场,具有一定的网络效应,强者恒强,越早投入,竞争壁垒越高。站在融资的角度看,对于财富管理业务占比高的银行,资本市场会给予其更高的估值,能够助力其更好地管理市值。

  2020—2021年,市场整体处于结构性牛市氛围中,基金销售屡创新高,财富管理业务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增长点。进入2022年,市场一度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无论是代销基金产品还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持有体验均大幅下降,资金回流存款,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11月以来,资本市场再次回暖,站上新一轮牛市起点。随着股市赚钱效应累积、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居民财富入市将再次步入快车道,财富管理业务也有望再次成为衡量银行零售转型成果的“胜负手”。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要想做好大财富管理业务,不仅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供给,提升普惠群体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更要抓住高净值客群,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实现AUM的快速增长。举例来看,2022年6月末,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私行AUM与零售AUM的比值均在30%以上,这不仅反映出两家银行较强的高净值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也为其在大财富管理赛道继续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工智能:助力零售业务转型再上台阶

  ChatGPT的出现有望引发新一轮基于AI的创新竞赛,加快AI融入各行各业的速度,打破传统市场格局。

  金融业向来是新科技、新技术应用的“排头兵”。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内金融机构借助场景线上化积累的大数据优势成功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大幅提升金融数字化水平,在全球金融科技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ChatGPT及其背后的大模型技术必将对金融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产生深刻影响,并有望成为全球新一轮金融科技竞争的焦点。

  就零售转型来讲,ChatGPT带来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AI客服和智能营销领域将迎来重大革新。过去几年,AI客服在金融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很多银行通过建立“人+数字人”模式实现服务7×24小时全覆盖。相比现有的AI客服,基于大模型技术的ChatGPT凭借在语义理解、逻辑推理、文本表达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已初步具备和客户正常对话的能力。类似正常人类的交互式对话模式有望大幅提升客户的对话频率和参与度,这种对话包含丰富的客户信息,可加深AI对客户的了解,反过来提升银行数字化水平,形成正反馈循环。

  可以预见,一旦类ChatGPT在金融业投入应用,将有望显著拓展智能客服的服务场景和职能边界,客户体验将有明显改善,运营水平和营销效率将有望出现质的提升。

  二是大幅降低内容生产门槛,内容运营有望在全行业快速普及。现阶段,在手机银行App中开立社区频道,通过内容陪伴提高客户黏性,成为很多银行大财富条线综合运营的重要一环。不过,限于原创内容具有较高的门槛,很多银行以引入外部内容为主,同质化程度高,运营效果受限。AIGC(AI Generated Content)的兴起,将为银行提供高效的内容创作工具,助力内容运营差异化和个性化。同时,AIGC工具也为金融业全员营销提供了空间,方便营销人员借助资讯、短视频等外部平台进行内容引流。

  三是助推大数据风控再上台阶。基于大数据和巨量参数的大模型技术在自然语言方面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金融业探索深化大数据风控提供了新的空间,叠加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化,大模型技术有望推动大数据风控再上新台阶,继续拓展零售贷款的边界,推动零售业务发展提质增效。

  原标题:银行业零售转型:蓄力,再出发!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23年第5期目录
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孙芳滔:智能化银行3.0..
上海农商银行副行长张宏彪:以客户为中心..
吉林亿联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王凯鸽:银..
伊劲松:从数字化运营看大零售经营体系建..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银行业零售..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科技赋能咨..
崔嘉桐:2022年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业..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