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1年3月
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坚守初心普惠金融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银信中心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李海涛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广东农信”)近年积极实施数字转型战略,成功打造了专有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比肩业界先进水平的金融科技基座,并通过架构向云化、平台化、中台化转型,大幅提升了IT研发效能。扎实的数字能力基础帮助广东农信顺利通过疫情考验,为客户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数字化转型成效、坚定了数字化转型决心。数字化转型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十四五”期间,广东农信将开展新一轮IT规划,持续推进金融科技能力建设,推动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造“数智化”银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各行各业加速科技与业务的融合,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凸显了金融科技的价值,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积极发展“非接触”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纾困小微,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监管机构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相继出台多项针对金融科技领域的强监管政策,创新与规范并重的趋势明显。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广东农信坚守“支农支小”的初心,运用金融科技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深入发展农村金融。

一、数字化转型加速,“非接触”服务乘势而起

  在疫情加大社交疏离的情况下,人们去网点办理业务的意愿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纷纷加快了服务线上化迁移步伐。与此同时,监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并加速推进“监管沙盒”试点,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创造更广阔空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疫情也成为银行数字化发展成效的试金石,线上转型储备不足的银行机构无法顺利展业;线上转型走在前列的机构则顺势扩大“非接触”服务,进一步下沉延伸客群和服务范畴,成功转危为机。

  在客户需求、监管鼓励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各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变得更加积极大胆,纷纷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领域加快前瞻性布局,并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通过音视频、人工智能、5G等各类技术创新融合,推动服务模式全方位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总体趋势是:可以线上化的业务由“半线上化”向“全线上化”过渡,无法全线上的业务则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跨渠道协作方式,力争在满足风控要求的同时实现体验效率最优。客户足不出户即可通过远程面签、视频客服、电子合同等新型数字化服务模式办理业务,便捷度、满意度大幅提升。“无卡化”趋势愈加明显,银联推出数字银行卡试水市场,部分数字化走在前列的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银行相继发布闪付卡、数字账户等新型产品,将II、III类账户与数字银行卡进行组合创新,提供全流程数字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央行数字货币也在万众瞩目中闪亮登场,将为金融体系带来颠覆性变革。

  与线上的火爆形势相比,受疫情影响,线下网点出现很多关停现象,2020年共有2800多家银行网点停止营业。与此同时,传统网点也在奋力“求生”,加快智慧化转型,融合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驱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从服务型向营销型积极转变,努力成为银行获客“最先一公里”和留客“最后一公里”的连接点,探寻数字新时代下的新价值。

  银行在服务模式向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营销模式也悄然向线上化、社交化、生态化转变。随着“宅经济”的兴起,直播与短视频火爆全国,银行将理财营销搬到直播间,将贷款与VR看房相融合,将广告短视频投放新媒体,新型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积极融入开放共享的移动互联生态,展现银行的新活力。

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小微金融迅猛发展

  2020年是银行数字化全面腾飞的一年,也是银行回归本源,深入服务实体经济、纾困小微,加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一年。作为受疫情冲击的“重灾区”,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政府出台“六稳六保”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减费让利,加大服务小微力度。在此背景下,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积极推出各类支持复工复产的数字化产品。一方面,疫情下小微企业数字化经营需求加速增长,借此契机银行推出各类跨界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办公和防疫,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景,并大力发展线上对公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对公服务质效;另一方面,以支持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为重点,运用大数据风控手段创新信贷产品,减少对抵押物的依赖,大幅提高小微融资的可获得性;并与产业互联网相结合,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提升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触达率。同时,政府、融资担保等各类主体也积极参与,与银行形成小微服务合力。总体来看,2020年小微金融无疑是银行业最受关注、发展最迅猛的业务领域,也彰显了银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的价值和决心。

三、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助力广东农信“科技战疫”

  广东农信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价值,前期持续的数字能力积累,帮助我们面对疫情迅速适应了市场环境变化,高效推出“金融战疫”系列措施,平稳满足特殊时期的客户需求。

  一是大力完善“非接触”服务,优化线上化渠道产品:一方面,快速在手机银行上线“在线问诊、爱心捐款、防护物品购买、爱心助农”等抗疫专栏,全方位配合疫情防控下的多场景需求。同时,抓紧推出了全新的个人手机银行4.0,打造集金融、电商和O2O为一体的超级App,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一站式生活金融服务,打造“一个App就是一个银行”;并推出关爱版手机银行,为老年人专属定制,全面改善和提升银发客群的线上使用体验。另一方面,积极运用各类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革新业务流程,提升“非接触”服务的效率和体验。例如,打造“云柜台”服务模式,利用远程音视频开展对公客户法人面签等业务,减少客户来网点办理业务的频次;深入推进智慧网点一体化服务,推出“码”上账户、“码”上回单等多渠道协同模式,通过柜面与电子渠道无缝衔接,有效提升网点业务办理效率、减少客户非必要的等候和接触;并积极运用RPA数字员工融合智能化技术开展开户报备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效能等。

  二是保障客户服务的及时性、高效性和针对性,相关措施包括:利用智能客服提供7×24小时不间断客户服务;利用移动营销Pad提供主动上门金融服务;拓展跨界便民服务,在手机银行、智慧柜台等渠道上线13个大项113项政务服务以及三大类28项涉税业务功能,助力提升农村基层客户办理数字政务的便捷度,等等。

  三是实现数字化办公,满足远程办公需求。联合阿里云创新推出“金融钉钉”,打造移动办公一站式平台,提升自身办公效率和数据安全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向政企输出,助力客户数字化办公。

  四是强化信息安全防控,保障“非接触”金融安全稳定。数字时代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重要性愈发凸显,广东农信将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加强打造全省农合机构一体化安全防线。依托大数据风控全年监控线上交易3.7亿次,实时拦截欺诈风险近3000次,避免客户资金损失4800余万元;同时作为广东辖内银行代表参加公安部组织的“护网2020”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习活动,实现零扣分,获得公安部高度评价,展现了良好的安全能力。

  各项数字化保障措施的有效推出,得益于广东农信近年积极实施数字转型战略,成功打造了专有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比肩业界先进水平的金融科技基座,并通过架构向云化、平台化、中台化转型,大幅提升了IT研发效能。扎实的数字能力基础帮助广东农信顺利通过疫情考验,为客户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数字化转型成效、坚定了数字化转型决心,助推广东农信数字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四、坚守“支农支小”初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复工复产

  在服务小微层面,广东农信作为“支农支小”主力军,坚定贯彻落实政府号召,疫情期间积极为“三农”、小微提供融资服务,特别是借助数字化手段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高“支农支小”的覆盖面和触达度。

  一是第一时间在手机银行上线推出“医护贷”“抗疫贷”“复工贷”等数十款面向不同行业客群的线上贷产品,支持自助申贷用贷,让贷款业务办理更加便捷。

  二是聚焦大数据价值,依托数据判断商户信用,创新推出多款信用贷产品,减少抵押物依赖,降低小微融资门槛。一方面,将信贷业务与支付收单等业务融合创新,依托商户流水等真实经营交易信息,推出流水贷产品,及时发现和解决商户经营的资金周转难题;另一方面,与政务数据深入对接,依托小微企业的纳税经营信息,结合征信、工商、司法以及行内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实现线上申贷、审批、用贷等流程自动化,大幅提升小微信贷效率和风控水平。2020年大数据风控平台共计接受线上贷款申请近40万笔,智能化授信规模达420余亿元。

  三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地市特色小微金融服务模式。针对辖内各家农商行的发展水平不同、客户需求不

  同,依托于省联社统一打造的云平台、大数据风控平台等基础平台能力,各家农商行以“合作运营”模式引入外部服务公司,快速搭建小微信贷线上线下融合系统,引入专业技术和理念,提升小微贷的进件、审批效率,加强风控决策、预警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小微业务快速升级。

  2020年,广东农信普惠金融发展创新高,累计发放小微贷款余额8487亿元,比年初增幅达20%以上;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比年初增幅达113.88%;“支农支小”贷款占全省银行业比例达到三成以上,助力复工复产、纾困小微效果明显。

五、把握数字银行发展机遇,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2021年,金融科技发展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表明国家鼓励和支持进一步发展金融科技。“非接触”金融服务的需求不会随疫情的平复而消失,在疫情之下金融机构也更加充分意识到数字化业务和智能化流程的发展潜力,更加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速。同时,“监管沙盒”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多项有关数据安全的标准规范和制度的出台,意味着数据应用以及信息安全被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金融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依法合规、回归本源。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十四五”期间,广东农信将开展新一轮IT规划,持续推进金融科技能力建设,推动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造“数智化”银行。

  一是将进一步夯实金融科技基座,不断提升完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关键金融科技能力,把握科技与数据双轮驱动,加快推进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深入促进数据价值释放,打造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发展。并持续强化信息安全防控,筑牢全省一体化纵深安全防线,为业务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的安全屏障。

  二是推动业务与科技深入发展,围绕“支农支小”定位塑造差异化竞争能力。一方面,要大力优化线上渠道,丰富线上产品。加快线上产品研发速度,重点完善“悦农小微贷线上线下融合”业务模式,下沉和扩大小微目标客户,从挖掘内部客群到开放外部客群,实现小微信贷业务的数据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点优势,实现线下赋能线上。对银行来说,关停部分网点固然有成本效益的考虑,但更要因地制宜去发掘网点服务价值。与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广东农信线下点多面广,深耕地区,拥有独特的线下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网点智慧化转型,走本地化、精细化道路,下沉服务、传递温情,以网点作为连接点深度扎根基层,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借力开放型生态拓展服务边界,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赋能,进一步融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以错位竞争实现突破。

  未来,广东农信也将持续聚焦“三农”与小微,做好普惠金融,做实网格便民,探索打造综合性数字化金融平台——“广东普惠金融户户通”,畅通对接乡村、产业和政府,实现信用通、信贷通、理财通、政务通、销售通,将广东金融毛细血管与全省各县区、各乡村和千千万万家庭链接在一起,将农信的金融服务如同水、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一样,赋能每个县区,打造遍布广东城乡的普惠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以发展数字时代的“勤劳金融”为理念,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提供持续有力的金融保障。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21年第3期目录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银行数字化转型新..
数字赋能经营转型 高效服务实体民生
打造“数据新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
推进产业数字连接 构筑数字金融生态——..
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坚守初心普惠金融
积极发展金融级云服务 赋能金融行业数字..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