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5年3月
郎培杰:关于“信用卡消亡论”的探讨与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牡丹卡中心 郎培杰

  移动支付在近两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生物特征支付也蓄势待发,有专家学者认为信用卡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招商银行也曾提出“消灭信用卡”的战略目标,这些现象支撑起“信用卡消亡论”,成为业界学界争论的热点。笔者认为,信用卡的实体可能被手机等移动终端代替,但信用卡支付逻辑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将更有生命力,只要存在信用支付需求,信用卡将生命常青。

  信用卡不单纯是一张卡片,其实质是一种支付逻辑

  最早的信用卡是商业信用卡,是持卡人据以先签单后支付的凭证,银行信用卡出现后,信用卡正式演变成为银行先为持卡人的消费垫款、持卡人事后向银行还款的电子支付工具,是贷款与支付的结合体,是电子化信用支付的化身,成为一种独特的支付逻辑,而实物卡片仅仅是这种支付逻辑的载体和实现方式之一。

  在电子支付的时代,无论信用卡支付方式如何创新,信用卡的支付逻辑都没有变化,这种逻辑就是“指示支付”,即持卡人指示银行向收款方划拨资金,资金支付过程实质上是银行进行电子符号记录(即借记、贷记)的过程,整个支付过程被划分为指令的“发起、传输、验证、执行”四个环节。其中,指令“执行”环节是由银行实施的,而前三个环节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均可以实施,支付创新就是这三个环节创新的无限组合。之所以只能由银行最终执行支付指令,是因为只有银行拥有存放资金的账户,账户是支付摆脱现金支付的根源,更是放飞支付创新想象力的原动力,有了账户,透支、分期付款等信用支付方式才得以实现。

  “移动支付”和“生物特征支付”的兴起是“信用卡消亡论”的主要依据

  只要存在商品交换,支付就不会消失,但支付的工具和方式会不断演进和自我革新。从贝壳到金银、钞票等一般等价物,从现金到支票、信用卡、移动支付、生物特征支付,都是支付工具与模式的革新。由于移动支付、生物特征支付等更先进的支付模式使得客户在电子支付中无需携带实体信用卡,而且可以获得更大的便利、更好的体验,一旦得到普及,消费者对传统刷卡验密或刷卡签单支付的需求将大幅减少乃至消失,因此其成为了“信用卡消亡论”的主要论据。

  实际上,移动支付的概念并不严谨,按照“互联网金融概念之父”谢平教授的观点,支付本身就具有移动的属性。笔者认为,所谓移动支付是移动终端支付的简称,是指借助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发出支付指令并验证付款人身份、最终完成货币资金转移的过程。现代电子支付的核心问题是支付指令发起模式和付款方身份的验证,移动支付在这两个环节上比传统信用卡支付更先进,具有更好的支付体验(主要体现在近场支付的非接触式闪付和远程支付的线上快捷支付),契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移动支付具有强大生命力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移动终端的随身性使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性;二是基于芯片的移动终端具有强大的容纳能力、整合能力和可扩展能力。手机芯片可容纳所有发卡银行的支付账号,甚至可以整合“衣食住行医”等生活类账户,生活和金融两类账户可以实现即时互动。当然,部分移动支付并不基于芯片,比如HCE云支付等,但其业务逻辑与基于芯片的移动支付逻辑类似,即验证卡片数据完成信用卡绑定、下发并存储Token、支付时上送并验证Token,整个流程是手机端的数据运算和银行服务器运算数据的结合。生物特征支付即以指纹、人脸、声纹、虹膜、指静脉等人体特征,经过特定算法形成唯一性的标识,用于支付指令验证,这种支付模式在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将前进一大步,客户无需携带任何卡片或移动终端即可完成支付,同时使卡片造假和盗用变成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能简单论断信用卡将会消失

  笔者认为以上论据不能简单论断信用卡将会消失。如果仅将信用卡定义为实体卡片,从这个角度来看,信用卡数量确实会越来越少,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但实体信用卡消失的进程不会很快,原因有三:一是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大额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二是移动支付的受理环境搭建与完善、客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形成尚需时日;三是生物特征支付中,人体特征信息采集需要巨额的成本投入,不仅需要大量专业化识别仪器,客户从接受、认同这种支付模式到向支付服务机构提供个人特征信息,也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将制约生物特征支付产品的研发推广。个人支票、信用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依然不能完全替代现金支付,因为现金支付有其存在的特定需求;同理,新兴的信用卡支付方式彻底代替传统实体信用卡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将信用卡定义为一种支付逻辑,信用卡不但不会消失,而且生命力将更加旺盛,信用卡将与信用支付需求相伴相生。如前所述,作为一种电子支付工具,信用卡的支付逻辑是稳定的。如果将信用卡喻为一个形神兼备的支付模式,那么支付逻辑是“神”,实物卡、手机、乃至生物特征都是“形”。“神”是稳定的,“形”是变化万千而且可以更新换代的,“信用卡消亡论”仅指“形”的消失。近来,ApplePay、HCE云支付、数字信用卡、支付宝快捷支付的兴起,就是实体信用卡消失的印证,但其背后的系统处理机理没有脱离支付指令发起、传输、验证和执行的逻辑,即便生物特征支付亦如此。因此,如果从绝对意义上探讨信用卡是否消失,应该是探讨这种支付逻辑是否消失,显而易见,这将是很遥远的事情。

  数据表明,目前银行卡已成为非现金支付最主要的工具。伴随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银行卡受理环境的持续完善,信用卡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发展。我国银行卡渗透率仅有48%,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另据IMF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为信用卡产业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信用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换言之,是信用经济的产物,信用支付需求的规模决定信用卡业务发展潜力。截至2014年末,我国信用卡总量达4.55亿张,授信总额达5.60万亿元,应偿信贷总额2.34万亿元,人均持有信用卡约0.33张,而美国在2011年即达到了人均7张信用卡,卡均负债8000美元,假设我国达到人均2张信用卡,卡均负债1000美元的话,则潜在的信用卡贷款约为16万亿元人民币,潜力巨大。

  虽然信用卡产业前景光明,但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残酷,发卡行需要高度关注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移动支付中发卡银行的竞争焦点问题。由于移动支付对各家银行信用卡进行了整合,某一张信用卡对用户来说仅体现为一个账户,只有交易活跃的账户才能给发卡银行带来业务量、收入以及数据流量,因此,未来信用卡业务竞争的核心首先是客户竞争,其次是账户使用率的竞争,发卡银行必须培养和强化消费者的使用偏好才能确保账户活跃率稳定和上升。

  二是移动支付的模式问题。移动支付的竞争不仅仅是一家银行单一产品的竞争,往往是一套支付系统、支付模式的竞争。例如,火热的HCE云支付和ApplePay是发卡行、卡组织乃至终端厂商共同开发的支付模式,单一产品功能(如信用卡功能)将通过相关产品的功能(如iPhone的功能)得到优化加强。在这套支付系统或支付模式中,终究有一个主体起主导作用,并在利益分配中获得较大收益,这个主体可能是发卡行,也可能是其合作伙伴,关键在于支付模式中谁的产品或谁扮演的角色对市场的吸引力和控制力最大,如果发卡行的客户数和账户活跃率高度依赖苹果公司等合作方,则合作方之间议价能力分配将显而易见。

  三是Token化的支付体系对支付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Token化是国际卡组织为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而设计的一套方法,时下国际上火热的ApplePay即用这套体系进入支付领域。Token用一串字符代替真实卡号参与安全认证与支付交易,其废止与换发不影响原有银行卡使用,相当于虚拟卡,Token服务提供商(即TSP)负责这种虚拟卡的发行、受理与清算结算,如果Token被大规模使用起来,则TSP将成为非常强大的集发卡、受理、清算结算于一体的庞大支付机构,对现有支付产业体系的各参与方都有很大影响,掌握Token的主导权将成为各方合作的焦点问题。

  四是生物特征支付中人体特征数据保护与支付安全问题。信用卡支付具有金融和数据双重属性,正是由于其数据属性,信用卡业务才能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向纵深发展。生物特征支付产品问世后,无疑将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人体特征数据争夺战。笔者认为,大多数支付服务消费者不会将自己的人体特征数据同时提供给多家支付机构。因此,支付机构如果在获取数据上失去先机,很可能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惨败。当然,有些技术先进的支付服务机构也许并不存储指纹、虹膜等直接的生物特征数据,而是通过存储一系列“散列标示符”借助特殊算法来确认被扫描的生物信息与存储的信息是否一致。虽然指纹不会丢失,但可能仍被不法分子通过玻璃板等途径收集,进而伪造生物特征信息,因此,生物特征支付的安全级别以及密码和生物特征到底哪个该作为第一道安全防线,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CCC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5年3月目录
农业银行 :360 度服务升级 , 全方位提升..
光大银行 :创新为用 搭建立体智能客户服..
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
客户服务中心为中国银联二次创业保驾护航..
郎培杰:关于“信用卡消亡论”的探讨与思..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