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19年12月
小微普惠、无微不至——浙江网商银行科技普惠的实践之路

  浙江网商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 唐家才

  自成立之初,网商银行便扎根实体经济,专注服务小微企业,不断探索以新技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网商银行天生基因就是开放的,哪里有场景,哪里就有网商银行的服务。

  浙江网商银行(以下简称“网商银行”)是国内首批成立的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自成立之初,网商银行便扎根实体经济,专注服务小微企业,不断探索以新技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9月底,网商银行已累计服务约2000万的小微客户,户均贷款余额约3万元。因为服务了全球最多的小微企业,2019年10月8日,网商银行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和二十国集团(G20)颁发的全球普惠金融最高奖“全球中小微企业银行奖”。

  从客群分类看,网商银行的客户中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小微经营者占比达80%以上,其中,员工人数在5人以下的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员工人数在6~10人的企业占比接近25%。从地域看,网商银行2018年贷款笔数增长显著的地区在中西部,其中内蒙古、宁夏、新疆、贵州和青海等地的笔数增长超过同期三倍。2018年,三四五线城市贷款用户数量增速达120%,远高于一二线城市74%的增速,由此可见,在金融覆盖率低的地区普惠金融大有可为。基于小微客户贷款“短(笔均贷款时长90天)、小(笔均贷款金额1.1万元)、频(年使用贷款频次8次)”的用款特点,网商银行首家提出“310”贷款服务模式(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干预),以满足小微企业“小频短急”的贷款需求。

  网商银行除了提供贷款服务以外,还在培育整个小微生态的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希望帮助更多的小微企业持续成长。首先,创办了小微大学,目前挑选了100个品牌的创始人开设课程和分享生意经,比如餐饮、美容、服装的成功经验等,有超过5500万商家访问过这些课程;其次,在支付宝里面建立“码商说”小微社区,为超过3000万线下小微商家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空间,我们发现,每天15~16时和20~21时是码商们一天中最宝贵的休息时间,也是社区最活跃的时间;再有,集合整个阿里的生态,包括支付宝、钉钉、菜鸟等资源,延展小微内容生态,构建企业“票、账、税、融”的完整服务,近期基于扫票场景推出的“发票贷”产品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网商银行从开业起就扎根于数字经济的新场景,提出“客户在哪里,网商就在哪里”的服务口号,持续探索产业互联网并深入产业链。比如,在农村产业链上进行了很多金融服务的探索,网商银行从2018年开始与县域政府合作,将自己的数据技术和经验提供给各地政府,协同各地政府建立区域专属授信模型,为农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支持农户生产经营;另外,在产业互联网化程度较高的垂直行业领域,如物流、汽车、快消领域,网商银行正在尝试找到一条可复制的金融服务道路,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覆盖整个行业。

  一、技术驱动网商银行业务发展

  简单背后是不简单。网商银行发展的背后是基于金融科技的创新驱动,以技术赋能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1.国内首家运行在云上的银行,为网商银行后续创新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云计算作为最基础的设施,是网商银行系统底层技术的核心。网商银行在2015年开业之前,花了半年时间全新研发了一套在云上的核心银行系统,通过基础设施云(IaaS)、金融云(PaaS)、金融数据云(DaaS)和金融业务云(SaaS)四层架构,支持多端多渠道的应用场景。这套系统给后续的科技创新,如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奠定了非常好的计算基础。

  2.场景化及极致体验技术,形成网商银行完整的服务体系

  网商银行天生基因就是开放的,哪里有场景,哪里就有网商银行的服务。在不同的场景中,如何将服务快速植入进去并保证互联网产品的体验,是技术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网商银行打造了快速对接场景的移动开放技术,建立了AB产品实验分析平台,测试客户对不同文案、操作习惯、交互时序等的反应;同时建立了体验互动创意平台,快速设计和沉淀创意素材、交互元素等;上述两个平台通过AB智能引擎平台整合合作,能及时判断客户接受度、产品转化率等,再回馈决策到产品体验,实现产品与体验智能迭代循环,从而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3.场景依托的大数据风控,独特的风险管理理念

  数据运营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大数据风控,网商银行的初衷是服务到更广大的小微客户群体,所以在风险管理理念上与其他金融机构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善意的金融,不预设一个“坏人”:与其他金融机构证明客户是好人才放贷不同,网商银行默认所有人均为“好人”,再想办法剔除掉真正的“坏人”,只要无法证明客户是“坏人”则视为“好人”。

  (2)陪伴客户成长:只要无法证明客户是“坏人”,可以先提供一个较低的贷款额度,然后跟踪其表现来逐步提额。

  (3)综合评估个体账户和关系网络:对客户进行判断的时候,不仅仅看客户个体,还要关联到整个网络来综合判断。

  (4)多维用户洞察:在保护客户个人信息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全面地去了解客户的经营流水和行为等多维数据。

  (5)实时评估客户资质:即使前一天店主客户的数据良好,通过动态实时的数据运算,能够在其店铺出现重大风险时,马上终止贷款支用。

  网商银行基于以上个体风险的刻画逻辑,综合客户的账户、还款能力、店铺经营、消费偏好等情况,同时将关系网络纳入信贷决策的数据风控体系模型,运用到整个信贷的全流程当中,从而形成大数据风险管理框架。

  4.数字化营销,差异化触达助力业务转化

  网商银行的智能客户营销,先是通过给客户做多维度的泛金融画像圈定客群,如资金需求、用户活跃度、场景偏好、价格敏感度等;然后在差异化的渠道触达客户,在适当的时机使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基于立体的用户洞察制定营销方案;再结合用户拉新、促活及留存的用户周期,进行营销建模和最优决策。

  5.智能交易机器人,让交易员变成机器人的培训员

  在人工智能领域,网商银行一直在探索新的应用方向。2019年9月,网商银行发布了一个与上海外汇交易所合作的交易机器人,完全替代了网商金融市场交易员的工作,可以更好地防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众所周知,交易员的大量时间花在打电话、询价、交流、匹配、提单、中台审批、后台记账等日常工作上,这类交易操作都能被交易机器人替代。智能交易机器人上线十天后的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原来完成100笔交易需要4小时,目前44秒就可以完成22笔。金融市场的交易员变成一个真正的模型专家,工作变成制定交易规则、算法策略和博弈策略,培养机器人如何更好地去执行指令。

  二、网商银行数字化IT运营

  数字化运营必须运用到整个IT运营流程中,才能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从而提升银行的整体服务能力。

  1.从同城双活到异地多活,支持系统逻辑单元的随时切换

  网商银行最早是杭州两机房、深圳一机房,目前扩展到杭州两机房、上海两机房、深圳一机房。网商银行系统被分成了一百个逻辑单元,每一个逻辑单元内都是完全独立的业务模块,任何一个单元出现故障,都可以无缝切换到其他单元去接管。如果机房出现故障,可以把整个机房的单元快速切换到其他机房。

  2.整套研发运维DevOps体系,支撑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网商银行持续构建研发运维DevOps体系,在IT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网商银行对科技部门进行组织升级和角色调整。过去开发和运维是完全分开,运维人员负责自己的操作,开发人员更多关注业务的功能实现,IT部门运维工具建设非常落后。网商银行重新划分了开发运维边界,将应用和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作为整套体系,要求所有的技术人员推进研发运维一体化。

  二是网商银行在开发、集成测试、预发验证、发布上线、灰度切流及线上运维的全流程中,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工具体系来高效支撑。目前,网商银行还在逐步增加智能运维能力,如采用自动隔离或其他自动策略减少故障影响面。

  三是网商银行采用全链路压测作为重大活动的备战核武器。业界都知道压测环境非常耗资源,全量压测很难做到位,往往需要同比缩减资源来搭建测试环境,无法真实反映生产环境中的问题。网商银行通过在生产环境中做隔离和特殊标记,比如流水号、业务表、对外调用挡板等,实现了基于生产环境的全链路压测,可以准确把握生产环境中的潜在风险,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

  网商银行在2018年6月发布了“凡星计划”,希望未来三年与1000家金融机构合作,服务3000万小微企业,让每一个平凡的小微个体都成为闪亮的明星。基于此,网商银行加快了开放合作的步伐,除了业务开放之外,网商银行还面向同业机构开放了科技能力,例如:面向同业开放云计算基础环境、“310”风控系统等SaaS服务;还与部分银行机构开展基于多方安全计算的联合风控,可以实现可用而不可见的数据合作。

  未来,网商银行将无惧艰难险阻,与同业相伴,保持无微不至的初心,利用金融科技利器,将普惠金融践行到底。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19年第12期目录
数字化技术在工商银行业务运营领域实践
数字时代的银行平台运营——用户思维在银..
上海银行运用数字化转型铸就“运营3.0”..
苏州银行开放银行生态建设探索
深化实施“科技强行”战略 紧抓数字经济..
小微普惠、无微不至——浙江网商银行科技..
开放格局下的银行数字策略——四川新网银..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